生病了到底要不要去医院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自己吃药怕耽误病情,去医院吧挂号费门诊费昂贵不说,光是排队就能让你排到心碎!
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诊呢?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医学博士写了篇神文教我们“学会看病”!非常值得收藏和分享!
一、该看不该看
人的身体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而且这种能力很强,显然比电脑和汽车厉害。有些疾病并不需要治疗,有些疾病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
但是,发生在人身上的疾病也都是经过“历史的考验”的,不会轻易被消灭。
如果自己身体不适,是扛着,还是去医院就诊。这是个问题。
1.如果器官的功能受损,需要立即就诊
眼睛是用来看清外界事物的,如果眼睛突然失明了,就必须到医院就诊;同样地,耳朵突然听不见了,四肢运动突然出现障碍……也要去看医生。
2.不能忍受的疼痛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急救信号,不要去挑战疼痛和忍耐疼痛。如果遇到不能忍受的疼痛,应该尽快就诊。比如腹痛、眼痛、胸痛等。
3.反复发作的不适
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童年期。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的原因、缓解的方式。
对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年龄,50岁的,最好去看看,免除后患。
4.已经处于某个疾病进程中,但是感觉突然发生了变化
如果你已经被诊断为某种疾病,或者被医生告知过两天就能好,但是某一天病情突然恶化了,那么最好再去复查一下。
5.别人看出来的疾病
如果其他人看出你身体有异样,通常不用着急,因为人类自身就有发达的自我检测系统,如果自己的身体没有检测出来有任何不适,那么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医生经过身体检查发现的除外,比如身体上的包块之类的)
6.定期体检是必要的
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保护,兄弟靠不住、组织靠不住。
二、急诊or门诊?
一般医院都有急诊和门诊。
急诊是给紧急需要救治的病人准备的。
门诊则是给不那么紧急的病人准备的。
另外,急诊配备的大多是紧急性、快速见效性的药物和医疗工具。所以,如果你得的是不那么紧急的病,甚至是慢性病,其实在急诊,并不会有很好的诊断效果。
不要仅仅因为白天上班,不好请假,而在晚上去看急诊。你得不到最好的药物,不能完成最好的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为了能不请假而放弃最佳治疗时间,是一个愚蠢的选择。
需要去急诊看的病:
1.刚刚发生的疾病。
一个病已经得了三天了,还跑到急诊去看,我会态度很好的在心里痛骂。
2.这个疾病可能在8小时内使器官的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突然发作的腹痛、胸痛、眼痛、头痛,还是应该到急诊看看先。
三、看门诊的时间
我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很小的可能性,乘以13亿,都是无比巨大的数字。
任何你觉得合适的时间,一定是门诊人多的时间。
1.一定要避开三个时间:
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星期一上午
只能用人海茫茫来形容。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星期一上午看病。
2.通常来说上午看病的人多,下午少,周一多,周五少。
到了周五的下午,基本看病的人就很少了。看来辛勤的工作有益于身体健康。
3.恶劣的天气
刮风下雨是看病的最佳时机,雨越大,人越少。其实,天气对许多人的出行,并没有太大影响,如果工作很忙,需要在短时间内看个病,然后赶紧回去上班,最好是在下雨的天气去看病。
看完这些,你应该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去医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