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们哪

一个人强大的生命内驱力,到底跟什么有关系?每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怎样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可能是教育中最难的部分。

今天是五一五天假期后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孩子们的学习明显不在状态,讲期中考试卷吧,有一半的同学都找不到,不知道丢哪旮旯里去了;讲新课吧,他们哼哼唧唧说不完的闲话,这同学情可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没办法,只得让他们大声朗读两遍所有学过的古诗文,好歹纪律上有了保证。最后十五分钟让他们默写放假前刚学的五首古诗,结果有一多半的学生忘的八九不离十。据说发一次脾气等于熬夜五天,我忍!

回到办公室和其他老师交流,发现孩子们状态大体相同,都还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完全忘记了如何上课。下课后走廊里充斥着孩子们嬉笑怒骂,追逐打闹的声音,这劲头,房顶都快要顶不住了。一位老师发出感叹:“要是把这劲头用在学习上,何愁考不上高中?”我们当然愿意看见孩子们充满活力的样子,但能不能课上课下都保持精神抖擞?答案是否定的,现在的状态是:下课活力四射,上课无精打采。

下午,孩子们“关心”的期中考试分数出来了,孩子们似乎很在乎这个分数,都跑到办公室一问究竟。好家伙,人山人海,把办公室围个水泄不通。关心分数说明孩子们还有上进心,内心是希望自己考高分的,可也仅此而已。考了高分当然欢天喜地,考了低分也会情绪低落,但分数归分数,他们并不会探究分数背后的根源,并不会因为考的不好而发奋图强,争取下次能够达到心中的目标。

目标?在我看来,他们是没有目标的,他们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老师必须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威逼利诱,才能把知识稍微灌输进他们脑子里那么一丢丢。我感觉,学生们完全没有学习的动力,缺乏内驱力,他们之所以坐在教室里,完全是外力的作用。

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认为:“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另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情趣越丰富,生活也越美满。”

我感觉我的这些孩子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哦,也不能这么说,对玩手机打游戏应该是兴趣十足的吧,因为在他们的日记里,经常看到这样的话:“在学校太煎熬了,终于可以回家玩手机了。”而在课堂上,如果你提到打游戏,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立马就会热血沸腾起来。

好奇和趣味只是一颗种子,它需要家长的呵护和鼓励,需要我们观察这颗种子的长势而施以不同的养分,而农村孩子们缺乏的正是呵护和鼓励。作为老师,我们当然会尽量挖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和鼓励,但这粒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更需要家长的浇灌和培育。

如何帮助孩子们找到自身价值,激发他们的生命内驱力,这是个大难题,需要家校合作,双管齐下,共同努力,方能更容易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年前,离开这个单位出去交流。今年,有机会留在交流单位。但是,经过一番权衡,我还是觉得暂时留下来,因为我有两个孩子...
    新生cxq阅读 2,563评论 0 1
  • 也许,你的孩子从幼儿时便开始接受早教;也许,你的孩子从小学起就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
    李昕蔚阅读 968评论 0 0
  • 也许是上天的愚弄,我不像同龄人一样可以轻松地进入学校的大门。 或许是上天的奖励,我比在校的学生多出了好多特别的经历...
    AAA寻阅读 3,607评论 0 1
  • 前几天的公开课,是跑完操后的第三节课,有不跑操的同学留下在教室值日。当我带孩子们跑操回来准备板书的时候,看到黑板干...
    伊小月阅读 1,105评论 0 0
  • 今天下午,在巡课的时候发现学校大门外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一个蹲在校门口的石墩上,手里拿着手机,一个孩子在电动车上...
    天天好心情919396890阅读 2,372评论 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