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几位哥哥姐姐聊到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看法和做法,教育竞争的本质是非常残酷的。
哥哥的儿子从小学英语,奥数,围棋,钢琴。还把这些东西学习后去有规划有目的的去考证,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把控极为严格,这才小学,父母就规定数学英语必须满分,语文有作文95分以上,没有作文98分以上,周末都没有空闲时间,家长陪同去学习,每晚做功课陪同复习,除了学校布置作业,父母还额外每天布置功课。没有把所有的目标完成是不允许看电视玩平板的。学习成绩没达标甚至会招惹“竹笋烤肉”。
这听上去似乎很残酷,但深究下来完全必要,并且符合未来竞争趋势。先说说我们80、90后这一代。当年的我读书的时候也已经有各种兴趣培训机构,至今我这个年纪周围的同学同事也不少会乐器,会舞蹈,会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英语听说流利顺畅等等,刚进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会开车,大学的时候就有人开始规划创业甚至没毕业就早已经谋到了别人眼里未来无可限量的工作。
教育本身是长期的过程,今天的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的学霸绝不是靠高中三年或者高复班一年练就的,就拿我那个91年的交大博士弟弟来说,小学三年级已经奥数题目接触了很久,六年级的时候书包已经20多斤重每天背着来回跑,回家作业做好还预习准备工作,等到了初中后更是除了学习外没有什么事有时间分心,到了高中开始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和其他各类排名的细分竞争,德智体全面发展后一路到了本科,学生会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大量时间投入,参加了国家级的建模比赛后得到名次,也因为综合表现优异所以保送本校硕士,硕士就更为忙碌,每天晚上九点后离开实验室,参加各种项目,写课题,看全英文的论文,进入名企实习和上班的人没两样,如今一路杀到交大读博,更是pk掉了很多一样非常非常优秀的同门。在本科时候有了现在的女友,同样是学霸保送硕士,三观一致,脑袋一样好用。
其实很多学霸都是这样过来的,十几年读书上学过程的本身就是大过滤器,我这个年纪,在我们初中的时候就用中考区分成绩优劣,用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和三校生去过滤,避开了大概一半人去参与高考。到了高中毕业后,用高考进一步分层,尖端的top10的高校永远只有固定有限的招生名额,然后分流进入一本二本,大专,大家用成绩明确区分,各得其所。
虽然三流大学也有可以有一流人才,虽然老古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凡事讲一个概率,读中专职校的大概率没办法参与高考那就不可能接受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读普通高中的大概率也是高考考上了一般的高校,985和211大多数都来自于当初高中排名就很厉害的学校里。等到了高校,更厉害的人才可能脱颖而出,然后进阶到社会,进行社会分工。当然了,任何阶层并没有绝对的固化,我们很多时候也会听到很多特别鸡汤甚至扬眉吐气的故事,比如小学没毕业的同学当了老板,手下都是高学历的还被老板训斥,比如当初那个三本的人已经年薪百万靠奋斗出人头地。但是这些逆袭主人公光环背后,依然是坚持不懈的学习加上赶上风口上的机会。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这里说的教育往深入说,是一种学习的惯性和深度,不是单纯说学历或者学校,毕竟即便清华北大也有混的愁云惨淡的,毕竟没读过书的也有光芒万丈被膜拜的。
然而教育的本身就是残酷的,哥哥说那些表现优异的孩子成绩排名整个区整个市前100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绝非等闲之辈,至少脑子思路清楚是绝对的,所以教育竞争的本身,是自身智商,自身努力程度,父母的脑袋,孩子的家长对当代乃至未来大趋势的分析和把握,甚至不夸张的说,是一场原生家庭教育理念和执行力度的巨大竞争。
有些很有趣的话是这么说的,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结婚后流的泪是当初找男人时脑子进的水,今天工作又苦又累又没成就感又没得选择是当初读书时候不努力还的债。这些话说明,任何事有因果关系,而且是长期的积累的因果,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很多时候还是有很多可以把握在自己手里的。
要知道如今的学霸可没有人后悔当初好好学习。可是当初的学渣都是在各种后悔中度过人生的,所以当那些没后悔和后悔的男男女女都为人父母的时候,新一代更残酷的教育竞争就势在必行了。
哥哥看到我写到这里时,他评论说:没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将来不要再走我们的辛酸历程,也不希望在他的将来被他责怪为什么当初在他不懂事时不督促他学习。作为父母没有想过你所说的那些理由,只是希望孩子在将来,当我们不在时也能好好的生活。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想要给孩子的东西不一样。
我想,这就是大家都在拼孩子的真相,这个真相的背后往往是为人父母的血泪教训和满满的爱。
历史只不过是一直在轮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