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发现没有?《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主要讲思维,针对大脑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目前为止,主要讲感觉,针对本体的。
李笑来的观点是感觉通常不靠谱,认知事物要靠大脑,靠大脑的思维,靠大脑中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价值观。明确提出平时大量训练理智,形成操作模式传与情绪,情绪再将操作模式传给本体——直觉。
武志红的心理学开课至今,一直在强调要尊重感觉,用感觉去认知世界,包括认知自我,在强烈的感知中,活出自我,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思维与感觉的产生,分属人体不同器官的精神物质,在对世界的认知上(包括自己),难免产生分歧,如何协调,活出鲜活的人生?
李笑来的元认知、反思及复盘有针对自我的成分,如认知偏差;“所谓心态,大脑正常工作时的状态”——李笑来原话;“总有一天会发现,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脑子里”——李笑来原话……等等。总之,李笑来倡导的'认知,集中在大脑,是价值观。
武志红前俄期的原理、幼儿的精神胚胎及大量例证,都与李笑来的认知是反向的,一个是从外界到自身,调整自身,因为价值观更多就是从外界的认知中建立的;武志红的例证中,同样感知世界的感觉,似乎更是一切。
那么问题是:在认知中,到底何时听信感觉?何时听信思维的判断?二者如何融合,创造出更锋利的认知利器,从而打造圆满高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