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人外”聚焦于沟通者之间的信息的发送与接受,分析了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关键。
语言是日常中主要的沟通方式,但也是人与人之间许多问题的来源。比如女孩对她男朋友说:自己口渴了。其实女孩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希望男朋友给自己端杯水过来,但男朋友的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女朋友口渴了,对女朋友回了句:口渴就喝水。女朋友觉得男朋友不关心自己,心情顿时失落,男朋友却觉得女朋友情绪来的莫名奇妙,误会便由此产生。混淆事实与意见,混淆事实与推论,使用情绪性语言(例如性格开朗的人,喜欢她的人会说她是乐观的人,内心不喜欢的人会说她是人来疯)等习惯性用语可能在人际关系中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非语言沟通,包含经由与语言无关的手段表达出来的信息,比如身体动作,声音,触碰,外貌,物理空间,物理环境,时间等。非语言沟通无处不在,实事上,不传递非语言信息是不可能的。虽然很多非语言行为具有普遍性,但是他们的使用受到文化和性别影响。相对于语言沟通适合表达想法,大多数非语言沟通更倾向于揭示了沟通的态度和感觉。非语言沟通提供了许多功能,有重复、替代、补充、强调、调控和否定等作用。当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出现冲突时,沟通者倾向于依赖非语言信息。
倾听或许是最常被人忽视且最普遍的沟通形式。倾听是指理解别人所传达的信息的过程,它包含了5个要素:听到,专注,理解,回应,和记忆。更好的倾听关键是少说话,提高注意力,避免过早的评论,以及寻找说话者的说话中的重要点等。有些倾听反应重视收集信息和提供支持,这些反应包括借力使力,问话,释义和支持。有些倾听反应重在提供指示和判断,包括分析,忠告和评断。最有效的沟通者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倾听反应,还有把性别,所处的情景,对方和自己的反应风格这些因素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