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闺蜜家的小孩今年读三年级,前不久刚刚确诊了抑郁症。
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瞬间,我不由得感到些许错愕,虽然早已明白,当今抑郁症的普遍程度已经和头疼脑热的身体不适别无二致了,抑郁症也因此得名“心灵上的感冒”。
但我从未想过,抑郁症如今竟变得如此低龄化。
小姑娘名叫丝丝,暑假时因不好驳人家面子而在亲戚面前落得一个清高的名头不得已带小姑娘学过一段时间奥数。
那段时间,若非要总结的话,只能说往事不堪回首,我痛苦,她也不轻松。
丝丝我是很喜欢她的,白白净净,虽然年纪尚小,就已经是个妥妥的小美人坯子。
初次见面,除了一袭充满童稚的碎花裙,在她身上我几乎看不到孩子的影子。叫她写作业,她自己跑到桌子前,安安静静,一坐就是一上午,不跑神也不吵闹。
回忆起我一年级的小侄女每次写作业全家总动员的闹剧,不由得有些感慨,原来真的有小孩降临这个世界是为了报恩的,同时也十分不解,这样一个超级小孩,她妈妈究竟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然而第二天教小姑娘奥数,其困难程度让我不由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昨晚悄悄将丝丝和眼前这个小姑娘调了包!
不是说小姑娘不配合,而是她让人匪夷所思的理解能力,一个简单的工程问题,讲得在旁边百无聊赖的一年级的侄女都会了,她看向我的眼神还满是茫然。
一类奥数问题,最起码花20分钟讲述第一个例题,再稍微简单地讲解无数道类似问题,并且再课后完成练习时还要在点拨开始的一两道,她才能勉强将这一类问题学会。
中学时有过几年数竞经验的我非常清楚,这孩子绝对不适合走竞赛这条路,因为这条路天赋异禀的孩子和资质平平的小孩之间的差距真不是努力就能填补的。
送走丝丝,我忍不住问姐姐,她妈妈究竟是为什么对奥数有如此执念。
姐姐也不清楚,只是说,大概是因为要面子吧。丝丝爱唱歌跳舞,而且弄得都很优秀,但她闺蜜却觉得唱歌跳舞不仅没前途还耽误时间。
我的心中一阵酸楚,想开口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噤了声。
姐姐还告诉我,丝丝学习这么乖是因为一年级她偷懒不好好学习,她妈妈道理都不讲就直接动手,甚至有一次小姑娘被打哭到吐,她妈妈都像没看见似的,逼着她继续学。
但对于她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姐姐的闺蜜却宠的不行,电视只准看弟弟喜欢的,丝丝要是有意见就一定会被她妈妈揪到房间罚写作业,两个小孩发生矛盾,被痛斥责罚的也一定是丝丝。
直到姐姐离开,我还没缓过神来,难怪,明明才只相处了两天,小姑娘就这样粘着我。
后来和丝丝混得熟了,她的行为终于开始像个孩子了。一次,小姑娘兴致勃勃地说要唱歌给我听,那歌喉开口就震撼到我了,小小年纪就能将《不染》婉转的女声模仿的惟妙惟肖,而且其还原度让我一度以为是原唱。
小姑娘跟我说她喜欢唱歌,将来想考音乐学院,跟我说晚上总是做噩梦,一做就哭然后就睡不着了……
我真的不能理解,有如此优渥的家境和绝对的音乐天赋,为什么不支持孩子发展她的优势所在而非要在严重内卷的文化课上执着呢?
希望丝丝的抑郁症能给她的父母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反思,改变一下对两个小孩的教育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