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去看《乘风破浪》,电影中有个细节,阿正对徐太浪说:“六一这个人就是太傻,成不了大器……”
突然,六一从柜子里蹦出来,惊呆了所有人。
电影院里一片笑声。笑过之后,我脑海里闪过当年上学的时候,类似的细节,隔壁宿舍的同学在我们宿舍聊天,聊着聊着说过XXX的是非来,言语当然毫无顾忌,万万没想到,当事人立即从上床铺坐起,说;“你在说什么?”
一片尴尬。谁也没想到那天她在床上睡觉。
我除了庆幸自己没有参与调侃的同时,似乎也跟着吸取了一个不小的教训。
人无完人,嘴上两块皮,一出口,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否说了错话。
这些年,我也犯了不少说错话的错误,甚至有些还伤到了自己。
随着自己年龄增长,能够弥补的空间似乎也越来越小。
能够把握的自由时间也越来越在乎。
背后说别人,于人于已,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我们还常常发现,往往那些被背后议论的在你眼里当时不够友好的人,会在某一天,一个细节打动了你,甚至帮助了你,成为了你生命中的贵人。
每个人都是无限成长的可能。
就像电影中的六一为了在阿正和小花婚礼献份“义气回肠”的大礼,或许也为了证明自己能成所谓的“大器”,居然用生命作了代价。
当然,这不是值得宣扬的正能量,只是,不要抵估了任何一个暂时不够强大的人。
那些背后说你的人,没有必要太在意,时间一定会弄清事情的真相。那些曾经伤到你,让你忍不住想背后一吐为快的人,也是让你在挫折中变得强大,让你真正地明白并承认这个社会并不完美。所以,这样想也许会原谅很多人。
罗胖有一天在公众号说过:坏话这个东西一旦说出口,你随后的心理活动就是这样的,要否定这个现象存在的合理性,然后呢,会发生一件更恶劣的事儿,就是关闭对这个现象认知的好奇心。所以啊,说别人坏话最严重的结果其实不是得罪人,而是自己会变得更愚蠢。
由此我想到了两个字“评价”,不仅少说别人的坏话,连负面的评价最好都不要有。
一部好的小说,从来不带有作者的主观评价,常常留出无限的空间给读者去思考,去想象。
就像蒋勋解读《红楼梦》,说曹雪芹是个了不起的作家,他从来都没有主观评价人物角色谁好谁坏,连我们认为的薛蟠,作者也没有给他戴上坏人的帽子。
这是一种厚道,也是一种真正的大慈悲,作者一直在用佛眼看世界。
我是老师,自然想到教育,想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回头想想,你现在教着的学生,是不是该少点儿负面的背后评价,犯了错,当面指出来是可以的,因此,我加了“背后”两个字。
不要在背后说别人,也包括孩子,在成人的世界里议论他的弱项,或者将这个孩子的名字在纸上点来点去,确实也没什么意义。
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你给他的定位,给他贴的标签就是算数的。
每个人,都是一步一步走来。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