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销售很简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大家好,我是一名二胎爸爸,陪伴家创始人阿昌,今天是2018年10月24日,是每天一篇文章第446篇


昨天和朋友在讨论产品,讨论销售和营销,我非常敬佩朋友的三级火箭筒营销理论,听了他的分享,让我脑洞大开,随之的策划书也做了改变。在讨论完之后,我发现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同行业的人都知道的理论和知识为什么我还需要去宣导?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宣传出去会不会很丢人?

如果换位思考下,我们经营的旅行社行业,很多导游呀,地接呀,批发呀,零售呀,旅游服务链呀,都是相当简单的,对与我们从业人员来说都习以为常了,为什么还要宣导,不同的主题旅游方式,不同的销售模式呢?

IT互联网行业,每天要做的就是SEO,SMO,DM,EDM....整了一大推名词,对于我们这些互联网小白来讲,感觉深奥,神秘,其实交流后,你才会发现,每天一样就是我们正常在做的事情,无非是工具和销售方式不同,但是工作也很很简单,一层窗户纸就破的。

如果讲互联网的知识或者工作给同行讲,几句话就被轰下台了,大家都知道的,需要讲吗?

可是如果给我们这些互联网小白讲呢?我们都会奉你们为大神,一堆神秘需要探索的事情。

这个就回到我们赚钱的本质上来,赚钱是交换的附属品,而交换的本质是价值。

怎么认定你的产品或服务是高价值呢?是客户认知

如果你的客户认知是高价值,而需要交换的是一个很低的价格,这样就形成了促销

如果从这个交换的框架来看,更多的交换会换来更多的交易频次,赚钱自然就到了。

如何提高交换可能性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我们有足够多的客户 第二就是客户的产品服务认知水平

足够多的客户,需要商家洞察到客户的缺乏感,这样就形成了能量差,商家高能量,用户低能量,这样的交易就很容易很自然的完成。

第二就是我们的客户教育环节,一个好产品,需要客户认知到,教育和分享是最关键的,提升他对产品价值的认知和对商家的信任度,购买也是自然完成的。

【重点】营销思维就是一种利他行为  教导营销思维就是提升用户的算账水平。

如何用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的回报,这个是用户最需要的。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在IT方面是专家,在金融领域可能就是小白,我们也很容易被营销,如果大家可以看懂这个本质,我们就可以全局去看待这个问题,看看是不是适合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而不要因为产品而被营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找准定位,找到突破口,做好用户教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