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产品部的测试同学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就在补人面试的过程中,我对测试又有了一些认识。于是我决定把我对测试的认知分几个阶段,简单总结并分享给大家。
第一阶段:测试能保障产品性能
我是2018年才从前端销售市场转岗为PM,在刚任职PM的时候,我粗略的认知是:测试就是产品上市或软件推送升级之前流程事务,确保产品性能无误。当时在群创、冠捷工厂去驻厂,试产之后的近百台产品被分成几批,分别送到了电磁兼容性能实验室、开关机实验室、跑马震动机台、声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冷藏实验室、声音实验室、软件测试实验室……毕竟是全国知名工厂,测试环境和测试项目确实不少。由于当时是从市场前端转岗,所以只能大致知道测试的项目和测试过程。已经过去四年,记忆缺失了不少,只能把还有记忆的部分内容罗列如下。【当时从事智能电视生产行业】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这里是比较常规的EMC相关测试,RE\RS\CE\CS等内容。由于这些是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通用且都需要测试的,所以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环境等都可以在网上搜寻。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络搜寻一下,对应着自己的产品所在的行业情况,去查询需要通过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然后对应着国标文档就可以非常清晰地获取到相应信息。开关机试验
由于是彩电产品,在使用寿命内,产品会经历频繁的开关机操作,这就要求产品在设计上必须能够经受得住频繁开关机、异常开关机等客观存在的异常情况。所以我们会将10台左右的电视机放在一个测试台上,该测试台的总开关被一个类似继电装置控制通断电,这个通电和断电的间隔时间是可配置的。一般地,会先通电10秒(也可能是随机时长),然后直接掉电;然后继续通电、断电。最终通过其他产品入库测试的方法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异常。这个其实测试的是,产品的电源管理部分、软件系统稳定性等性能。声学试验
这部分主要测试左右声道、声音的高中低音情况。由于此部分主要是依靠专用设备去获取声音,所以测试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在不同距离、不同方位去获取声音,来判断声道、立体声等情况。另外高中低音的测试,会通过电视去播放不同的无损音乐来判断,例如蔡琴的《渡口》、赵鹏等来判断低音;《青花瓷》、《梦里水乡》等歌曲来判断中音等。当然,歌曲的选择就看测试人员的喜好以及无损音乐的易得性来决定了。高音试验
这个实验室最欢快,也最闹腾。它的目的是测试电视机持续在播放最大声音N小时之后,是否还能正常工作。这个测试的风险点并不是担心电视机音响无法经受住长期高音量,而是一个密封的房间内,几百台电视机同时以最大音量播放高声音乐,此时声波能量、温度等远比大音量本身伤害性更大。所以电视如果能扛得住这种测试,也就根本不用担心电视机因为自身音波能量震动而影响本身性能。静音试验
静音试验和高音试验相反,同时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试验。这是一个不大的房间,约4个平方。墙壁全部采用隔音棉、泡棉贴附,地板也是采用厚厚的地毯铺设。这种环境下,几乎不可能有声音能通过天花板、地面来反弹;而且音波极易被棉吸收,从而消失掉。当时我尝试独处在这种环境,耳朵瞬间一阵嗡鸣,差不多1分钟(实验室外的同事掐秒)开始出现心慌等状态。……言归正传,这个测试主要是去监测当电视机在静音工作时,是否有产生杂音。光学试验
这个试验是昏暗无光的,通过一个光学感知设备去获取电视机屏幕和各点的色彩、亮度等信息,来判断屏幕是否有坏点、颜色是否准确等。由于更多是借助于专业设备,也就不过多介绍。其他试验
高温测试、低温测试、振动测试……当时我觉得,有意思的不是测试本身,而是搭建的测试环境!为了在-20℃下完成测试,两名测试人员在炎热夏季穿着极厚的长大衣进入约10个立方的低温房。然后我穿着短袖跟了进去,这感觉,酸爽!
小结:测试就是为了确保产品在设计和生产之后,符合各种正常、异常使用环境。之后通过严格测试的产品,才算是合格的产品。
第二阶段:不同的测试工种,需要具备不同的技能
再后来我负责产品部门,而产品测试岗位归属于测试岗。这也就意味着,我需要去管理测试工程师,去管理并指导测试工作。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对于各类测试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第三阶段:测试体系架构原来是这样!
如今由于测试人员人事变动,需要新进一些测试工程师。就在近期各种简历筛选、HR反馈、电话面试、现场面试中,我对于测试人员素质、岗位职责、测试体系,又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会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中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