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五,小三班新来了一个小女生文君,在妈妈的陪伴下,在小三班度过了一天,情绪还算稳定。
愉快的周末结束,周一的幼儿园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早接待,在快乐的游戏中结束了。这时,文君拉着妈妈的手来到了小三班。“早上好!”我热情的和孩子打招呼,孩子似乎对我的问候很漠然,而且情绪很不好,看起来很伤心。我拉着她的手,微笑着对她说:“来,找到你的小座位,和小伙伴一起玩,好吗?”很不情愿的坐在了位子上,眼睛依然恋恋不舍的盯着妈妈。妈妈对孩子也是舍不得,在窗户外面陪着孩子。就这样,孩子的情绪时好时坏,度过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漫长的半天。
下午,妈妈送文君来时,哭闹的很厉害。眼睛时不时的往窗外看,我与孩子妈妈交流了一下,“我知道您对孩子不放心,有依恋和不舍,我们总要放手让孩子来适应新环境,孩子知道您在窗户这边没有走,就总会把注意力放在妈妈在不在这个点上,对周围的事物就不会感兴趣,而且还时不时担心妈妈会不会离开。所以,我给妈妈的建议是现在离开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会给孩子讲清楚,让孩子明白,还请您放心。”
文君妈妈听了我的话,表示赞同,然后还是有点不舍的离开了。而文君呢?在往窗户边看的时候,找不到妈妈的身影,便大声哭闹起来。
我蹲在孩子旁边,对孩子说:“老师告诉你,妈妈已经离开了,妈妈有许多自己的事要做,老师看到妈妈在陪你的时候在窗外看书,妈妈还要参加考试,如果一直在幼儿园陪宝宝,妈妈的事情就做不好,对不对?”“对”“那文君不哭好吗?在幼儿园还有老师和小朋友陪你,应该开心才对啊”“可是,我想要妈妈陪”“刚刚老师已经告诉你了,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宝宝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宝宝可以有许多新朋友玩的,不哭了好吗?”“好吧”嘴里虽然答应着,可依然还是沒有稳定下来。“我要喝奶奶”“放学回家,我们文君在喝奶奶好吗?”“可是,我想找妈妈喝奶奶”“老师答应你,让妈妈早点来幼儿园接你回家好吗?你现在不哭了,你看眼睛都要肿了,嗓子也会疼的,受累的还是你自己对吗?妈妈已经走了,所以我们文君哭也是于事无补的,你说对吗?”“我不哭了”“那把眼泪擦干,老师把文君的杯子拿过来,给文君倒点水喝,润润嗓子,好吗?”
倒了一杯水给孩子,咕噜噜很快喝光了,看来是哭的口干舌燥了。喝完水以后,孩子渐渐稳定下来,或许是感受到了老师的善意,有了些许安全感,慢慢的融入到了老师的活动中,孩子的游戏中,孩子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虽然孩子小,我们对待他们也要真诚,对待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要主动询问,真诚的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用我们的真诚换来孩子的信任,赢来孩子的喜爱!
(记录于20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