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 星期天 晴
到了北京,如果不到颐和园去游览一番,实在是缺憾。其实,十五年前单位组织到北京游玩,我们同事一起曾到颐和园来过,可惜当年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时隔多年,早已忘却了。今天早上再次去颐和园逛逛,可以重温皇家的奢华生活。大清早就在鸟儿们的催促下起床了,开始了我这最后一天假日的旅程。
星辰妈妈笑话我现在像个学生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堂,也的确,即使是出门游玩,我也像学生一样是穷游。在超市里买了水和老面包,才十多元钱,先骑自行车到距离附近最短的地铁站,然后从4号线乘坐十几站后转7号线,又要乘坐上十站后就到了颐和园的北宫门,这一路车费不到十元钱。整个颐和园的门票也才60元,我的旅游花钱不多,却可以享受这种在历史中、在画面中行走的乐趣,真好!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前不久我才去了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这两个名园,目前只有另一名园承德避暑山庄没去了。而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是传统园艺艺术的集大成者,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的山水美景为基本框架,充满了自然之趣。
而山水之间又建造了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小桥等人工景观,凸显了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波澜壮阔的湖面、层峦叠嶂的山川与点缀其中的人工景观是那么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构思巧妙的颐和园难怪成为中外园林中的巅峰之作。
从北宫门进去后就看到了苏州街,这是模仿江南水乡而建,小桥、流水、人家,一切让我这个刚从苏杭过来的旅人觉得那么熟悉,仿佛回到了我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江南。古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真的可以任性的,把一个苏州的一条街都可以完整地搬到皇家的私人园林里来。
街中酒楼、茶馆、当铺、钱庄、药店、印书局、糕点铺、小吃店一应俱全,这里的店员、伙计均由太监、宫女装扮,真实再现了中国两百多年前江南繁华的景象,堪称那个时代的商业文化的缩影。
沿着苏州街的小桥、河边、街道上走了一圈后又爬上了四大部洲,这是一组建于清代乾隆时期的皇家寺院,仿照西藏桑耶寺形式修建,该建筑群融合汉藏两地建筑特点,依山而筑,具有鲜明的色彩和恢弘的气势。当我一步一台阶往上爬着这陡峭的山时,被它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气象所震撼了,到底是皇家寺院,就是那么霸气啊!
听说这四大洲旁边就是智慧海,我这个人天生愚笨,需要智慧之海来让我的脑瓜子机灵一点,于是,到处去找这“海”,哪里知道这智慧海并非湖泊之类的,而是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而这里的“智慧海”就是一座色彩鲜艳、富丽堂皇的佛殿。特别是嵌于殿外壁的千尊琉璃佛尤富特色。这个佛殿全部用石砖发劵砌成的,没有承重的结构,所以称为“无梁殿”。
颐和园里的佛香阁,目前供奉的是一尊铜铸千手观音。这尊观音造像通高5米,重达5吨,这尊铸造于明朝的菩萨,如何坐落在清朝乾隆年间建造的园中?原来,这尊菩萨并不是佛香阁的原始主人,是上世纪80年代才从北京城里乔迁过来的,至今不过二十余年。
最初佛香阁里面供有一尊千手大悲菩萨铜像,1860年佛兴阁遭到英法联军焚烧,化为灰烬。光绪年间慈禧在原址上重建,一层供奉了三尊泥塑立像,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89年,是新中国建国四十周年大庆,政府决定把佛香阁对公众进行开放。但是有一个难题,佛香阁里面没有佛像,这如何是好呢?
有人提议,去找一尊佛像供在佛香阁里,既减少了成本,也赢得了时间,还让佛香阁恢复了作为佛教建筑的主要功能。大家赞成,有人就说在北京城里鼓楼西边一座庙里,好像有尊佛像。于是大家一起赶到那里考察,在小学教室的两堵墙中找到了这尊佛像,无论是从体积、规格上,都与历史上佛香阁里的那尊非常相似。大家欣喜万分,还发动直升机,才把这尊一万斤重的铜佛像运到了颐和园。
这尊佛像倒是运到了佛香阁,但是它不是一尊完整的佛像,脑袋顶上少了一个化佛(佛像双手高举,捧在头顶的小佛像),就像一个人缺了脑袋,这样拿出来展览岂不太尴尬了!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却传来一个好消息:颐和园的仓库中有一个铜制的佛头。据说当时这个佛头是有一个游泳爱好者在颐和园昆明湖中游泳时无意中发现的,后经文物专家鉴定并不是颐和园里的物品,就存放在了颐和园的仓库里。
于是大家便匆忙把这个佛头运到了颐和园。这一试不要紧,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佛头不大不小,跟身体严丝合缝。一个是从鼓楼那边庙里找来的身体,一个是从昆明湖中捞起来的佛头,为何如此相合?难道它们原本就是一体的吗?这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冥冥中自有天意,一切都是缘分啊!
说完了这个神奇的佛像的故事,我要带你感受一下燕山余脉——万寿山了。这是乾隆年间为庆祝自己母亲六十寿辰而建的,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万寿山的松柏苍翠,特别是许多古松,千姿百态的样子真的很美。我走在松林里,看见一只小松鼠在树上窜上跳下的,可爱极了。它从一棵松树上腾空而跃到另外一棵树上,并且找到一个松果,拿到嘴里快速地啃着。
边吃边换地方,还变换着不同的姿势,一会匍匐着,一会儿趴着,一会儿站立着,尾巴翘得老高,我盯着它看了半天,也有些疲倦了,于是,转身准备走了。没想到这时身后的它发出响亮而奇特的声音,于是,转身又望着它,不像是它口里发出的叫唤声啊!只见它撅着屁股,身子还一阵阵抽动着,看来这小家伙在放屁啊!污染空气还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真不知道害羞哦!
当然,如果颐和园没有昆明湖的水就没有灵动的感觉。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而成的天然湖泊,后来乾隆皇帝将湖开拓,形成现在的规模。这里的造湖设景多仿西湖,可见乾隆爷是多么热爱西湖啊!在他的园林里连西湖都要搬过来才过瘾啊!连他自己都写道: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就是说这昆明湖就是按照西湖的模样建造的。
我在杭州生活了3个月,在西湖边上也游玩过许多次,所以,当我一来到昆明湖的时候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昆明湖的确宛如江南风景,特别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建造的西堤,粼粼的湖水,蜿蜒的湖堤、错落的岛屿,以及隐现在湖畔风光中的各式建筑,真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啊!特别是昆明湖的东堤和岛之间有个十七孔桥,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于碧波之上。
我最后是到颐和园内拥有最曲折多变的建筑和最丰富的彩画的长廊参观的。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间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其中有关西湖风光的就有500多幅。人物画多采用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比如:桃园结义、三打白骨精、风雪山神庙、宝黛读西厢等,还有一些古代有名的故事,比如举案齐眉、嫦娥奔月、伯牙摔琴谢知音、岳母刺字等等。
虽然这是我第二次游颐和园,但是,和初见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十五年前跟着导游急匆匆地走马观花了一番,居然没有一点印象了,而今天我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在这个皇家园林博物馆游览,真的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