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今天早上我逛新闻,发现了一条热搜,题目是#蒋欣哭戏感染力#,点看一看原来是她最近演的一部戏《小舍得》,看了一个小视频,我的心瞬间就像被利器划了一般。
蒋欣饰演的田雨岚和她儿子一起参加一个活动,主持人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真心话。
只见田雨岚的儿子,目光呆滞地站了起来,脸上没有一丝少年该有的快乐和朝气,仿佛像牵线木偶一般,一步一步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上了讲台。
为他勇敢而想起的掌声,仿佛在他看来与丧钟没有什么差别,上台之后,行尸走肉一般接过话筒,慢慢地吐出了他内心压抑良久的痛苦。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到:“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欢乐的气氛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回头看向了田雨岚,原本田雨岚脸上为儿子勇敢而自豪的表情瞬间石化。她停顿了半刻才恍然地站了起来。
颤抖着问着孩子,“你这孩子你说什么呢?我怎么能不爱你呢?我还要怎么爱你啊!”
此时,只见孩子眼神的泪水开始不断地溢出,众人纷纷安抚田雨岚,让她听完孩子的话。
田雨岚也噙着泪水,努力说服自己坐下来听完孩子的话。
孩子鼓起勇气,开始了他的控诉:“每次你都说你是为了我好,但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从来不关心我开不开心,愿不愿意,妈妈,我觉得你从来都没有想过让我高兴,你每次看到我没有读书写作业,你就难受。你每看到我闲一小会儿,就想让我多背几个单词,多写几张卷子,如果将来我有了小孩,我绝对不会逼他,去上什么辅导班,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上学都可以,他喜欢踢足球,每天从早踢到晚都行。”
说的过程中,只见田雨岚眼泪不受控制地流着,最后终于还是选择了离开,她要离开这里,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她的脆弱。
看到妈妈起身离开,儿子绝望地继续喊到:“做自己想做的事,怎么就那么难”。
不知道看完这个视频之后,大家内心是什么感受?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在这年代,大部分处在对立和抵抗的一面,但是我们却理不清孰对孰错!
今天这篇文章,借着这个视频,我想跟大家分享作为一名家长是如何看待父母与孩子对立矛盾的关系的。
01内卷效应下父母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什么是内卷?
说白了就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少数人想要获取更多资源,导致所有人被迫加入不必要的竞争中,最终导致利己主义横行的局面。
举一个例子,4-6岁的孩子本来可以不用提前学汉字和拼音,但是由于一部分孩子提前学习了,导致其他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同龄孩子被迫开始每天高强度学习汉字和拼音。
让本来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被迫中断,过早进入枯燥的应试学习生活中。
谁是赢家呢?
就是那些遍地开花的教育机构。
身处内卷效应的孩子们只会为了成绩和排名去学习,在机械和毫无意义的学习氛围中,慢慢地消耗着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所有孩子都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社会又如何发展呢?
身处内卷效应的父母,他们的精神会被消耗在每一次外界对孩子评价上,慢慢遗忘我们养育孩子的初心-无条件的爱的给予和传承。孩子和父母的对立随着孩子的年龄的长大越来越不可调和,最终家庭将陷入危机。
02 打破内卷效应需要我们家长做到三点
首先要沉下心。外界的环境不是我们家长能够左右的,作为社会压力的第一个承接者,也是保护孩子的最重要的一扇门,我们需要沉下心,稳住自己,千万不要变成压力的助推器,把所有的重担压倒孩子身上。
读到此处,或许有很多人会反驳,很多名人小时候就在这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反而成就了他们。
温室效应长出来的植物终将会被大自然所淘汰的。所以让他们知道人心险恶,知道社会不易,反而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的知道为什么而奋斗。
我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反而很赞成。但是现实中我们真的能这样实事求是的做到吗?在现实中,我们很多家长过分夸大了一些现实,把一些小问题添油加醋,故意塑造成绝境,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吗?
比如当孩子排名不理想,很多家长会告诉孩子,再不好好学习未来就完了!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其次尝试放下焦虑。正确看待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他们有自己人生。我们只是在他们年幼时保护好他们,未来的路还需要他们自己走。
正如纪伯伦的那首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经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们虽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给他们,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无法让他们的灵魂安住,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里你去不了,哪怕是在梦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变得像他们,但不要想让他们变得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退,也不会驻足于昨日。
不要剥夺孩子们未来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权利,大起大落的人生之路更精彩。
最后多看看书,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意义。
书籍是人类发明得最有用的反脆弱的武器。
人不仅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开心,更多的是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有爱。
如果把自己放在与他人的对立环境下,相信我们也不会很快乐。
记得我身处于人生中最大的挫折的时候,我读到了一本弗兰克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才发现只要我们心怀一颗发芽的种子,无论什么环境中,都不能阻止我们向上成长。
寻找我们意义也是作为一个榜样,把这种激励正能量传递给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默默努力,静等花开,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成功。
心怀成长,为爱出发,人生处处都是开花的生长的土壤。
齐帆齐第三期第六篇字数(2127) 累计:8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