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秋直播: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被所谓的“金钱观”“财富观”严重影响,很多人的三观也早已被金钱和财富腐蚀,马小秋发现,最显著的一个现象是,人们总喜欢用钱财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有钱人往往被恭维、被奉承,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开绿灯”;而普通人却很难享受这样的优待,甚至有些生活比较穷苦的人还要受尽冷落和嘲笑。
在马小秋看来,这种“唯钱至上”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社会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我们认知出现了问题,平时所想、所说、所做只看重钱而罔顾道德标准和法律底线,进而导致错误的不如人意的结果。这位朋友提到的问题,既是人们认知出现问题在生活中的一个映射,也是很多夫妻缘分和婚姻关系的因果呈现。
《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无私,常常减损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相反,人心有驱利性,常常夺取不足的去奉给有余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人善人欺,天不欺”,因为人的认知有限,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却不知其背后蕴藏的人生真相和宇宙规律,即善人终有善报,恶人哪怕当下再风光,也会有落迫的一天。
但不是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人因为发财致富而沾沾自喜,有些人因为平凡普通而自怨自艾......马小秋认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坚守优良道德阵地。马小秋记得前段时间分享过一则报道,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十几年拾荒所得,都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老人家的人生就是“物质上不足,精神上富而无人能及”的典型,这不就是“天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吗?
这位提问的朋友,您的丈夫因为收入比您多,言行之间渐渐不尊重您,这不仅是受现代社会“唯钱至上”错误观念的影响,还可能是你们夫妻之间过往因果的呈现和考验。有句俗话说,“若不相欠,怎会相见”,如果过往的爱恨情仇、人情债务是因,那么如今的夫妻矛盾、家庭冲突就是果。所以作为妻子,您要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面对婚姻生活遇到的种种问题,用善巧的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
马小秋常说,女人要像大地一样,以广阔的胸怀承载万事万物;也要像水一样,以柔弱胜刚强。而不是以“女强人”的姿态,和丈夫硬碰硬、对着干,这样只会把丈夫越推越远。马小秋不止一次说过,马小秋的一位女性朋友,她的丈夫发家之后,有了异心想离婚,但她一直坚定地维护婚姻和家庭,包容丈夫的所作所为,做好妻子和母亲的本分,过程虽然艰辛,但也以真诚感化了丈夫,丈夫终于醒悟回归了家庭。
马小秋总结,很多夫妻间的问题和矛盾都不难解决,在于你们是不是愿意用温暖温柔的方式化解。马小秋说,遇到问题和矛盾时,妻子要少些抱怨,多些关爱,用最柔软的方式春风化雨,感化丈夫,引导丈夫回归家庭;丈夫也要少些指点,多些尊重,理解妻子的付出,承担自己的责任,成为家庭精神上、经济上的顶梁柱。马小秋相信,同心同德、双向奔赴的夫妻,一定能够跨过一道道生活的坎,相守白头,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