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辈人读书吗?
最近在知乎热榜,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看书没有老一辈多,却普遍看起来更加有知识,有文化?
这个引发了68.4万人浏览以及2375次关注量的问题,评论量却只有45条。这个关注量与回答的比例是不平衡的。
我们先来看,老一辈人的时代,书籍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民国说起,不同地区、家境、社会环境的人群所受到的教育程度都不一样。那时候能够接触的纸质书大概就是报刊了,读报刊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了解所生活的时代发生了什么事情。老一辈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快乐,大多都要为了换取口粮奔波劳碌,其中很多人不识字,不能写也不能读。最大的理想便是能安稳地过好日子。再怎么想学习新东西来强化自身的优势,也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对于阅读书籍的舒适惬意感,也许只有家境优渥的大户人家才能体验到,他们可以请私人教师为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教学,要么就是与官家子弟在私塾里共同完成学业。所以大多数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人会把“读书没前途”之类的话挂嘴边。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经济落后,教育自然也跟不上,如此一来的话,人群的幸福感与人格的提升,以及价值观的体现便会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
一直以来,教育不是以教书写字为主,其目的是树人。从诵读经典到诗词文赋、琴棋书画,从理性到感性,也许成绩不好,但人品首先要好。可当教育无法保护自己,无法满足温饱需求之时,这样的文人气节与精神便失去了。
在1952年之后,人民政府成立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教学辅导工作依靠全日制学校的力量来做,教材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直到2000年的时候,全国成人文盲率降至9.08%,中国才从“文盲大国”的称号中解脱了出来。
可想而知,在当时新中国成立后,能够读书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虽然不乏有好书可以选择阅读。当50-60年代后,国内也开始了写书新浪潮,革命现实主义,伤痕小说,寻根小说,现代派,诗集,戏剧以及散文和报告文学等等,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大家以及经典作品。人们也开始了接触了纸质文学,这时候的文坛较为干净,读书的心也简单,不掺太多杂念。目的都是为了打发时间,单纯的娱乐。倒也能够净化心灵,成为一生见识的积累,也成就了那时读书人独一无二的魅力与气质。
你说这样老一辈的人算是有知识吗?
当然,因为教育的开放,使得他们身心灵的体会都被打通了。
二、现代的变相阅读
网络是种移动性的书籍体。这个时代不缺乏任何资源,没有你找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在许多公众平台的文章里,都在提及读书的重要性。首先培养气质是第一,知识的积累是第二,第三呢?是为了丰富我们贫瘠干涸的心灵。年轻人看的书不是不比老一辈人多,是因为选择的书籍类别有所不同。
掌阅APP,科技联合创始人王良与工作人员对平台曾做过数据分析:百分之三十、四十的年轻人会愿意读言情类、都市类的书籍,更大的比重会选择很多的严肃文学,包括经典的文学《围城》、《白鹿原》、还有一些历史传记、名人传记。其中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与关注的核心要素也不一样,70后的人群更注重的是对产品的体验与阅读体验以及众多细节(沉浸式阅读、笔记管理与、图书管理等),而85后与90后会读书,但更关注于社交性,注重与作者、读者之间能有所互动,有想法的碰撞。所以带有社交属性,可对传统阅读做升级的软件才能够吸引他们。
所以不难理解,抛去阅读软件,为什么现今所流行的豆瓣,知乎,简书,哔哩哔哩,小红书,微博、博客、喜马拉雅FM、网易云、抖音以及公众号等等大平台都有年轻人活跃的身影。一是因为社交属性强,能够为自己或者他人发声,二是资源众多,什么都可以看得到,三则是可以分享生活,可通过寻找捷径去探索未知的事物,满足好奇的欲望。所以我为什么常常和别人说,90后的逻辑思维是与网络时代同步的。
拿抖音来说,大多数人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其设计思维对用户下的圈套,就是在10秒钟之内,若一个短视频不能立即给你刺激感,那么你就会忽略其内容重新滑下下一个,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就会过去了。除了徒增对时间流逝产生的愧疚感,其它都没记住。所以很多人会觉得玩抖音是在浪费时间,但当后来连各大地区的新闻机构与许多知名企业、明星与各领域的大咖都入驻后,为用户开辟了见识世面的新渠道,没有你见不到的,只有你滑不到的。
但其实我们忽略了平台的的一个性能,除了分享,还有就是学习。学习类的抖音视频也相当于变相阅读。我前几日因为搜索一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想搜索看有没有书评的视频,却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类似分析人物剧情,解读社会图景或者作家的写作背景的视频创作。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类的视频无异于学习的辅助工具。
比如,我在相中一部电影之前,我先去抖音看有没有这部电影的讲解,通过讲解我可以判断剧情支线是否合我的的口味,不合的话就不看,相当于节省掉了看了一部电影3/2的时间。又比如,我不知道该看什么书,那么我们先确定一个领域,比如摄影,那么搜索摄影技巧,它就会跳出一系列的结果,甚至还有精细到分专辑的。
其实每个平台都有许多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像一些付费学习的课程,他们的好处在于发布者把他们所学的重点与关键词,以视频或者音频,图像的方式输出,关注你感兴趣的领域,在了解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也可让自己快速掌握,上手运用,从而节省了你翻书去查找重点的时间。
三、知识的大迁移与义务教育
其实现代的教育也有很大关系。教科书一次又一次的改版,不仅改变了中国原有的教材模式,也改变了未来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们更加深度化的学习,还能够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另外,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因时代背景的不同,所背负的使命也不同。
劳动节期间在B站所为大众流传的《后浪》视频里,讲述了现代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打开的成果。年轻人拥有着老一辈们曾经梦寐以求的选择的权利,这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往来,文化之间所冲撞出的火花。每一个年轻人身上都带着对多样性的包容与理解,仅凭着相同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墨尔本读研,她和我们说,她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因为这座城市对所有外来人口与多样性的文明冲突是非常友善包容的。走在街上她可以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也可淡定从容地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政策,经济,教育或者文化。
所以我想,一个人的身上所带的知识与文化气息,与他所在的生活环境也是有很大关联的。一个幸福指数极高的城市,生活也应是美满和谐的。我们与过去老一辈人的文化相比,一来因为教育的普及与方便,想获取什么样的资源都易如反掌。二是因为国家文明的进步,使得朋友的交往更为方便,如此一来信息的交换量也增加了。
四、知识是经验的高度总结
每天睁眼醒来,每个手机APP的热点新闻都是铺天盖地地卷来。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时代,无需出门,世界各个角落的风景触手可及,所发生的事情,哪怕是新颁布的政策我们打开网络便能了解到。这也是一个替代性体验的时代,各大平台的社交分享与交流都使每一个人产生了别样的想法。当一个人把他所旅游经历的一切写成了游记,攻略,或者视频分享,看得人也仿佛身临其境。当这种感觉在一个人身上积少成多,也就成为了一种“见识”,也成为了一种生活谈资。可想而知对于过去老一辈的人们,这是他们无法触及的。
但知识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词语。知识来源于经验的高度总结。老一辈人虽对系统的知识没有太多了解,甚至不识几个字,但对生活的经验是年轻人难以掌握的。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菜,该怎么挖垄?雨季什么时候会来临?什么时候家禽会下蛋以及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一清二楚。
那么在这样快速发展时代,年轻人是否还有必要去阅读?
答案是有,非常有必要。
我许多朋友没有读书这个习惯。他们读不下去,接受不了纸质书上大段的词句组合,要么不能理解中心思想,要么就是注意力太差。一本《包法利夫人》可以放置许多年都不去读。除了文学作品,其它分类的书籍都同样读不下去。更别提看书、搜索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了。
读书的好处非常多,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锻炼意志力的一个过程。但相较于这片文章,我想说的是年轻的时候,最核心的力量是自学能力。学习是终身的事,年轻人首先得沉淀自己的内心,离开浮躁的外界环境,去了解自己应该需要什么。接着再去寻找对应的资源与平台进行学习规划。
规划什么?规划你的学习知识体系,规划学习时限。我为什这么说呢?读书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陶渊明写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得掌握更多核心,可随时迁移、运用的技能,否则将面临被时代抛弃的风险。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得读什么书来增加我们得谈资,能够让老板得到赏识呢?所以我们得寻找适合自己的知识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只是单方面接受这快捷的关键词科普与讲解,不去运用,不去深入,这只会造成我们碎片化的记忆,甚至最终会遗忘,这些都谈不上知识。如果我们不去翻看那些书,我们便无法领悟其中的情感体会,以及知道还有哪些知识点是我们所需要的。
所以读书与有知识是两回事。
不读书,便没有知识与经验的沉淀。
读再多的书,最终还是忘却其内容,那还不如注重读书质量与内容输出以及某些技能的实践。看再多的碎片化知识,还不如一次次地总结与模仿实践。毕竟知识是靠经验的总结而成的。
拿读多少书去做比较真的没有意义,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是如何学以致用,使自己活得更加的轻松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