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是一种让人感受无力和匮乏的情绪。
人无论到任何年龄任何身份地位境遇,都会遇到自卑感。
只要有比较的对象存在,这种自卑感也会永远存在。
它给我们不舒适感受的同时,也是我们前进最主要的推动力。
当人产生骄傲情绪时,心是满的,是没有改变空间的。因为他的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优势上。
当人产生一种“我不如别人”的状态时,那他的注意力就在自己的弱点上。
为了避免下次再发生同样的体验,这会成为其完善自我的动力。(但也不完全这样,当一个人无法胜任的感受过于强烈时,也会避免面对相应的场景。)
任何一种情绪都是中立的,有其存在的目的,我们不能单纯从好坏的角度去解释情绪。
但是当某个情绪过量,影响到正常生活,或经常出现在不合适的场景时,我们就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法
1.自信来自做成一件件小事儿:
自卑的反面是自信,自信是一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状态。
如果人经常看到自己“做不到”的一面,就会自我怀疑。
反过来,当我们把一件事情拆解到日常可执行的小步骤,我们就慢慢获得了成就感。
2.自信来自于“我存在本身”
当一个人把自信建立在“我比别人年轻”,当他年老那天,就会感受到来自年龄的威胁。
当一个人把自信建立在“我比别人更有能力”时,当他遇到一个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就会感受无力。
自卑来自于比较。
当我们把自信建立在“生命本身就有价值”时,这种比较就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