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四年夏,芥川龙之介爱上一女孩,遭到养父家,尤其是大姨母的反对,“他哭了通宵”,不得已于翌年年初与女孩分手。此事对他的影响很大,平生第一次在人生大事上遭遇挫折——触碰到人的自私,哪怕是亲人也不例外。就引而为人性的根本问题而苦恼。所以他问:“究竟有没有无私的爱?……倘若没有,人生会无比的痛苦。”在引同时,他也更加意识到身为养子的不幸。心境消沉,遂寄情于创作,故有了《罗生门》之作。
作为养子的芥川龙之介,事事都要学会隐忍。养父一家颇好文艺,具有江户语文人趣味,故芥川自幼便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很早即接触日 本和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大姨母富纪一生未嫁,犹如生母一般养育、呵护芥川龙之介。但是,因爱成恨,彼此伤害的事,自然也是难免。
芥川龙之介曾对作家佐藤春夫说过:”造成我一生不幸的,就是某某。说来她还是我唯一的恩人呢。”生母发狂,为人养子,个性压抑,终生背着精神负累,这是芥川龙之介与生俱来的不幸,是他的命运。
他弃世前给至友小穴隆一的遗书中写道:“我是个养子,在养父家里,从未说过任性的话,做过任性的事。(与其说是没说过,没做过,倒不如说是没法说,没法做更合适。)……如今,自杀在即。也许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任性吧。我也与所有的青年一样,有过种种梦想。可如今看来,我必竟是疯子子所生的儿子。”
看得出,芥川龙之介终其一生,为生母发狂,为养子身份,而苦恼不已。他看世界的眼光都是灰暗的,因此他的作品表露出对生存的不安和苦恼,笼罩在悲戚和恐怖的氯围之中。
《罗生门》以罗城门楼为背景,当时皇家日益衰弱,日本国内战火蔓延,加上民间地震、台风、火灾、饥荒频发,灾祸连连,罗生门破落不堪,一个被东家解雇的家丁在破落的罗生门下躲雨,正愁前途,不知今后要何去何从。或许抛弃武士的身份,落草为寇,“除当强盗,别无生路”。且不论以后,今晚落脚何处都是个难题,便想着去罗生门楼上借宿一宿。
可当时饿殍遍野,罗生门已然成为乱扔无主尸体的地方了,家丁深夜踏上楼梯,心中难免有恐惧之意。家丁刚上楼便看见火光游移,发现一个形影摇晃,顿时“毛骨悚然”,定睛一看,却是一老妪,正在拔一具女尸的头发,他不当然不明白老妪为什么要拔死人的头发,不能公平判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他觉得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单单这一点,已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当然他已经忘记刚才自己还打算当强风盗呢。
家丁怒问老妪才得知是拔了女子的头发是拿去做假发的,卖钱的。家丁指责老妪,岂料老妪反驳到:“那死去的女子生前也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的晒干了当成干鱼卖到兵营去,要不她害瘟疫死了,现在还一样在卖假货难持生计,那干哪营生也不坏,要不干就得饿死,反正是没有办法的。你当我干这坏事,我不干就得饿死,也是没有办法的呀!我跟她一样都没有法子,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
家丁冷淡地听着,他的勇气鼓起来了,。这是他刚在门下所缺乏的勇气。他不但不再为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问题烦恼,现在他已把饿融会贯通的念头完全逐到意识之外去了。
“确实是这样吗?”
老妪的话刚说完,饥笑地说了一声,便下定了决心,立刻跨前一步,右手离开肿疱,抓住老妪的大襟,狠狠地说:“那末,我剥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这样,我也得饿死。”
家丁一下子把老妪的剥光,把缠住他大腿的老婆子子孙孙一脚踢到尸体上,只跨了五大步便到了楼梯口,腋下夹着剥下的棕色衣服,一溜烟走下楼梯,消失在夜暗中了。
这部小说充满了阴暗与丑恶,在短短三四千字的故事中,人人皆为恶人,良心尽失,社会的动荡导致人人自危,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展示内心的道德冲突,是当强盗,还是饿死?其结果是,为了一已之生存,只以不顾他人死活,揭示出人性恶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