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书,每进书店一定买书。记得那年在北京,逛遍了能找到的所有书店。搬回了一大包书。很喜欢的是三联书店,慕名而往,那天下着小雨,我们一家三口,步行了近一个小时,在店里呆了一下午。有很多人会对三联书店很有感情,我大概也有那么一些。
买过几本关于书店的书,《你好!独立书店》《书店灯光》介绍很多世上别有风格的书店。
记得,最早的几本名著是我初中时候,用绣毛衣挣的40元钱买的,40元钱买了八九本书《巴黎圣母院》《复活》《孤星血泪》《女人的一生》《红与黑》《茶花女》……
记得《家春秋》是外婆给我钱买的,《平凡的世界》是因为我的高中语文老师陈老师推荐给我们的,我便迫不及待的去买了。那时能买书的地方很少,街上有个海洋音响店,后来才知道,在那里买的很多书都是盗版书。市场门口还有一个小郭书摊,我曾经在他那里预定过一本水均益的《前沿故事》在那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班上很多同学传看。那时候很多书都是从同学那里借来读的。再有就是买期刊《读者》《青年文摘》。居然还曾经是个体育迷,总喜欢看中央5套,酷爱买体育杂志,看完就和班上几个同学瞎聊。动不动还会为买一期《足球之夜》坐公共车去五家渠买。去正大书店,那是我很喜欢去的,也好像是唯一有比较丰富书的地方。这个书店,现在还在,仍然是原来的位置,但扩大了很多。因为是给我留下了很多回忆的地方,所以每次回家,都会进去转一转。
开始读张爱玲是在米泉上学的时候,买过一本《张爱玲散文集》和一本厚厚的《张爱玲小说集》,从此就爱上读张,大学时,现当代课程论文写的就是张爱玲。第一个书柜是爷爷给我打制的,书桌也是。
大学时听一位老师说,他每月都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去买书,我心里暗生倾佩,想我工作了也要那样。但终究没有那样,但近几年也每月大概会买400块钱左右的书,给自己买,给孩子买,也有时侯给孩子爸爸、爷爷、外公买,送人礼物也喜欢送书。
在实体店里买,也在网上买。一开始是在当当网,后来在亚马逊,亚马逊不买纸质书了,就又多在当当网上买,后来看,当当李国庆和俞渝两人闹离婚,吵的不可开交,就觉,这哪里是卖书的人干的事情,太讨厌,再也不去当当买书了!于是就在京东上买。
买纸质书,也买电子书。弟弟几年前送了我一个kindle,我很喜欢。买来电子书有几个好处,出门携带很方便,随时能装在包里。出差也不用带重重的几本书了。还有一个好处是,有什么立马想看,有不好买的书可以分分钟找到,买了来看。
买过一本二手书曹文轩的《小说门》,似乎当时是对这本书一种执念。书的原价大概20多元钱,我用120元的价格买了,又花了15元的邮费,才到手。
总有人问我借书,但从小就有因给别人借书而留下的心理阴影。所以很怕借书给别人。
偶尔也会偷书,弟弟家的书柜里,一开始有一些书,也没有人读。我就每次回去,踅摸几本,每次回去踅摸几本,也经不起踅摸,就差不多空了。总之,弄回来盖上章子就是我的了。藏书章我有两枚,一枚是大概八九年前,在沙湾刻的,装在黑色的长条匣子里面,时间长,匣子缺了一角。第二枚是一年生日弟弟在网上给我定制的,很精美,放在青花瓷的圆盒里,外面还有一个人精致的木盒,还没有拿出来用。
就这样,多年的积累。我家四个大书架放不下了,很多书都是摞在一起横放塞在缝里面。一些书收在密闭的柜子里,还有桌子上床头柜上,堆满了书。一直在想怎样再多加两个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