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早我吃了一小盘破皮的餃子。
就說从前包餃子吧,分工中有一項是負責下餃子,就是煮餃子看鍋的那位。
我是餃子進鍋总怕煮不熟的那個。這種心态直接导致餃子入水时間過長破皮的後果。
也因此,在那個有分工的年月,煮餃子這最後一道工序永遠轮不到我。
難免因為餃子包的不紧或是馅有水导致一鍋中總是有几個破皮的。
我媽看見破皮餃子,總是把它抢先夹到自己碗里去,并說:我就爱吃这破皮的。
《红色》中,田丹给家人煮了一锅饺子,经验不足,全破了,徐天却说:這才好,皮是皮,餡是馅。
我第一次吃到破皮餃子,由于一直泡在汤水里,餡料味道變得很淡,皮也軟綿綿的,并不好吃。
可我知道,為什麼媽媽抢着吃,為什麼徐天吃的滿臉幸福。
前几日包餃子,西葫芦沒有擠干水份,餃子破了好多,煮了兩盘,細心的挑出破餃子,把另一份完整的餃子放凉裝袋送給老父親。
這一盘破皮餃子,放上醋料,味道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