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只有只有坚持下去,读书笔记才能发挥作用。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摘抄下来,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词。]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当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输出时你读书了,读书的效果也会更好,如果你是以发文章的形式输出,那会比口头输出更好]
然后严格的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争取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
[一本书真正有价值的可能也就一两页,所以一定要把自己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感想写下来,评论写下来]
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写读书笔记,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写读书笔记也是有窍门的,简单来讲就是要彻底的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读书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不是模仿评论家的做法,学习吸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语句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写在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可以只是一句话。
[写读书笔记不用像写书评一样,写那么多,写自己真正的感悟,可能一两句话就足够了]
在写读书笔记这个前提下,读书方法完全发生改变,你会进入主动寻找书中打动人心的内容的工序。工序这个词可能让人觉得很失败,但这正是写读书笔记的必要步骤。
[当你写读书笔记时,你在书中刻意的寻找对你很重要的话,所以这就像一道工序一样]
写读书笔记前的三个步骤,第一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页折角。第二程度,读完一遍之后把它折起来,企业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外一个角也折起来。第三标记如果第三次都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写读书笔记的具体做法]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摘抄以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着查完所有的文章,再去从头开始按顺序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时的感想。就像每做完一道数学题都要马上对答案一样,自己的思考也需要立即落实到纸上。
[这场和谐感想一定要交替进行]
通过摘抄促进对食物的消化。摘抄不需要多加考虑,只需要抄写原文就够了。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句子。
[摘抄原文,可以让自己第三次或者第五次重读原文,加深印象]
[如何做读书笔记,越颠覆自己的认知越好。
抄写太长的文章太麻烦,但又找不出合适的关键句的时候可以把小标题抄下来。
[小标题是作者费尽心思精心打磨的,最能概括文章的一个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