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无法忘记,你离开的那一天,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我也永远清楚的知道,从你回来的那一天,我的世界便不会再属于我自己。
◐◑◑◐◑◐◑
一杯咖啡伴随着我一整个下午,享受这样的惬意的时光,能在一个午后静静的读完一本书,颇有些得意。
只是心情没有那么的愉悦,读完书里的故事,读完一个家庭的悲欢,读完一个女孩从小到大为满足父母的期望而努力假装忘我的故事,读完在种族歧视下长大的孩子,活得总比那些同一种人更要艰辛的故事,读完作为一个女人在家庭和梦想面前不能两全的故事。
心情有些许的压抑,从故事里的人推及到自己,难免有几分伤感,但也足够的庆幸。
人的一生本来就没有那么容易的走过,更不用说会有几多幸运和顺畅。
凡是获得些什么,也得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还得有上天的一份怜悯。
有一句话说的挺好,“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话语听过太多的次数,有的人像是中了蛊一样,信入骨髓里,也有人听得耳起老茧,无奈笑过。
***
生活本生就是各种奇遇的交迭,没有预告的版本,只有直播的人生,不能往复,更不容倒回修改。
在做每一选择时,总是要考虑种种,不管是当下的心境还是未来的路,是否能如自己所愿。
但谁也无法保证,选择之后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要的,每一个阶段的我们都在发生着自身不易感知的变化,更何况外在的一些客观因素呢。
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执着,也不要天真的认为世界万物皆变独我不变的谎言,若一直只是停留在一种心境里,那我们所经历过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如果硬是将自己的人生期许强加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无非是将那个人的人生套上了禁锢的枷锁,永远找不到自我,也迷失了自我。
正如杰克那一句“你从来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一针见血的扎入莉迪亚的心里。
莉迪亚的愤怒和摔门而出,或许她愤怒的不是这一句赤裸裸的挑衅和嘲笑,而是自己明知如此的无能为力。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她也从来无法去拒绝什么。
莉迪亚想要的大概在十年前便已得到了满足,一直停留在那里。
***
是自己在心里许下的诺言,若是妈妈不再离开,她便愿意什么都听她的。
不管是上学,选修科目,还是社交,甚至连母亲的未曾实现的梦想也一并包揽。
在她收到父母给予所有的礼物里,不是连衣裙就是名为特殊的礼物的书本。
连衣裙是父亲送的,鼓励她多去社交,结交朋友,努力去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而在同一种人的人群中,她的肤色,头发和不相谐的蓝眼睛,是别人好奇的事物,怀有歧视的恶意扫遍她的全身,将她扒光的一件不剩,在阳光底下赤裸裸的展露着她身为一个异种人的不幸。
如同她父亲的童年,在家境贫寒的境遇中,遭受到的欺凌和冷暴力,错失掉的哈弗梦想,也曾自卑羸弱的人生。
***
但莉迪亚从未父母亲失望过,她编造了有许多朋友的故事,她能说出父母口中那些所谓的朋友的近况,说的滴水不漏。
可以全然接受母亲送的那些特殊礼物,厚厚的堆积在自己的课桌上,未曾有翻过的痕迹。
漫长的十年里,她是这么过来的。
为了应付来自父母的爱,她从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只是害怕。
害怕母亲的离开,害怕父亲的崩溃。
十年前母亲的出走,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是一场梦魇,当然除了妹妹汉娜。
玛丽琳的人生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部台剧《荼蘼》,AB两面的人生,哪一种选择才会让我们更加的欢喜。
其实没有答案,你选择了A面人生,注定要和B面人生错过,而人往往总是过着A面的人生幻想着B面人生,最终,到是连现有的人生也糊涂了。
都知道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可以选择更好的,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是厨房的几方土地,而是可以拥有更广阔的蓝天。
也总有上百次想逃离目前的生活,也有千百种不舍和无奈。
即使有放弃六便士而选择月亮的勇气,最后发现其实坚持很难。
***
如同玛丽琳,逃离一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却又在意外中获知有一个新生命的来临。
当看到莉迪亚,便给予她所有的爱,所有的期望,也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的给了她。
若是梦想能够延续当然是好的,只是这种强加给予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当岁月渐逝,父母的期望越来越高,而自己好像越来越糟糕,莉迪亚开始惶恐。
连唯一能得到安慰的哥哥也将要离开。
所以才会将哥哥的录取通知书藏起来,因为剩下她孤独一人。
被爱又怎样,被寄予期望又怎样,这其中的重量总是压的喘不过气。
就像沉入湖底,用力拍打着,挣扎着,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往下坠。
在那一片寂静的湖中,莉迪亚死于夜晚。
其实我觉得她应该是想明白了的。
她可以拒绝不做的那些事,她不喜欢科学,不喜欢成为医生的梦想,不喜欢连衣裙,不喜欢去跟不熟的人交朋友。
她是可以做自己的,就像哥哥那样,只是要忍耐一段时间,总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对,只是需要时间,和父母沟通,说一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现在应该赶回家去,鼓起勇气去面对。
所以她踏入了湖中,想游往彼岸的家。
***
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狗十三》,爸爸对李玩说:“爸爸打你,是因为爸爸爱你”。
若是爱,又怎么舍得打呢?
细看那些原生家庭的故事,那些不幸的童年,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这种被爱里成长的吧。
为你好是我们听过最多的谎言,也是我们听过最多暖心的话。
可是它有时就是糖衣炮弹,一次一次将我们摧垮。
而我们还要佯装接受,一边忙着应付一边忙着舔舐自己的伤口。
那些曾想挣扎的话,曾想说的话,不过也是在自己的内心里成了一句又一句无声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