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环节
乐玥妈妈
①找到自己的部落很关键,作者把部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人“领域”,一个是“圈子”,这也告诉我们找到天赋的方法论,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去找这个领域里的一群人。就像我们未来教育读书会一样,我们在家庭、育儿这样的领域中有共同的点,而我们这些妈妈们构成了圈子,群体。
②处于领域圈子,和相同兴趣爱好的小伙伴保持链接,你就不会觉得孤单。我自己前些天遇到问题在大家的鼓励下积极的走了出来。未来教育读书会让我成长,让我更加有力量。
③女儿乐玥在成长中寻找自己的部落。寻找有同样爱好的孩子共同成长。最近乐玥在参加家庭营后,接触了许多小伙伴,一起看电影,一起打篮球,虽说不上来孩子要成长为什么模样,但是真的就是不一样,就是有成长。上上周乐玥在看完电影后分享观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感受,就分享的哭了,很感动。
❤️麦子妈妈
①分享小伙伴的案例,我朋友她一直觉得孩子教育的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可是自己却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改变,我特别推荐她加入未来教育读书会,和我们这个部落里的妈妈们一起成长。
杰妈
①未来教育读书会,领域是读书和写作,圈子是我们一群妈妈,其实我们也很棒。有一个目标,希望我们能影响更多的妈妈们,一起成长,或者是建立分会,更多的体验幸福。
②和拥有同样热爱的人保持联系,你将不会觉得孤单。就像昨天我们再寻找三毛故居时,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观影,但是大家都很默契,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前行。
③如果你不和别人讨论,你就会落后。就像是一个人牛不是真的牛,一群人牛才是真的牛。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成长。
④我之所以比大家看的更远,知道的更多,其实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人的肩上。我读过大量的书,经历过大量的事,并从中体验过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对方的“贵人”,都可以互为“巨人”。
⑤知道+做到=得到,如果你在未来教育读书会蓄满力量却不行动的话,是得不到结果的。
⑥此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搭建了未来教育读书会,遇见了一群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共同成长的妈妈们,感恩遇见,感恩一路相伴,未来一起加油!!!
珠珠妈(领读妈妈)
心动不如行动,大家一起加油!
❤️我的思考
找到属于自己的部落,其实是分为两步,先找到领域,再找到圈子。
当你与圈子足够契合的时候,你会在这个圈子里释放自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得到的更多的支持,而圈子里的人还会不同程度上鞭策你前行。
拿我自己来说,前一个月,就是九月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我一度停下了所有的程度和学习,每天打卡和都是应付了事,甚至恢复了也提不起劲儿。然后是李周妈妈,她找到我,召唤我回归,并且在我退缩的时候鼓励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又开始我又回归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现在群里的昵称日期和天数是不符合的,日期是加入的日期,天数呢?是我认真参加的天数,其实就是想要提醒自己:“不论是在哪一个圈子,只有自己主动参与自己行动,并不断践行,才会有真的收获,才能看到结果。”
❤️原文摘录
部落里的成员可以合作,也可以成为竞争对手。他们可以拥有相同的愿景,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目标;他们或者年龄相仿,或来自不同世代。部落的联结是成员们对共同人生使命的承诺与投入。这可能会让你感觉到极大的释放,尤其当你一直独自
追求热爱的事业时。
找到合适的部落对你发现自己的天赋很关键。另一方面,如果你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身处错误的人群,这可能是一个好迹象,说明你可以转而寻找其他的归属。
谈论部落的时候,我其实是在谈论两个截然不同概念,这两个概念对于那些希望找到自己天赋的人来说都很重要。
第一个是“领域”,第二个是“圈子”。
“领域”指的是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和学科,如表演、摇滚、商业、芭蕾、物理、说唱、建筑、诗歌、心理学、教学、美容、时装、喜剧、田径、台球、视觉艺术等。
“圈子”指的是同一领域的其他人。
这本书里的人们都在不同领域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也找到了自己归属的圈子。没有人被局限在一个领域,很多人都在不同的领域之间活动。
找到部落对你的认同感和目标都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因为部落会带来三种强大的动力:认同感、灵感,以及我们所谓的“协同魔力”。
和拥有同样热爱的人保持联系,你将不会感到孤单。
有些人喜欢你,但可能不理解你的热情,而有些人却能。
你是否喜欢他们每个人以及你是否喜欢他们的作品并不重要。
你不喜欢他们是完全有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你们是否热爱相同的事情,是否彼此认同这一点。
找到你的部落,你就能体验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你们能够天马行空地讨论想法,分享和提升技能,毫不掩饰你们同样的爱憎分明。
建立这种联结,是我在这本书里目前为止提到的很多人人生的重要转折,如马特·格罗宁、梅格·瑞恩、艾娃·劳伦斯和布莱克·艾斯,以及之前提到的很多人。
领域内人和人之间的、作品和作品之间的交流对我们来说和独立思考一样至关重要。
正如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所说:“如果你不和别人讨论,你就会落后。我总是说,没有人可以独自存在。”
即便如此,天赋之中的生活节奏也各有不同,就像日常生活一样。有时你希望合作,有时你又不这么想。
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曾说,当他写作的时候就会关上门。但当他做科学研究的时候,就会让门开着。“在某种程度上看来,你会欢迎他人的打扰,因为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你才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找到你的部落,除了获得认同和互动外,还有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东西。
部落可以提供灵感和激励,让你提高自我成就的标准。
在每一个领域之中,狂热社区中的成员往往会督促彼此探索才能的极限。
有时,这种刺激并不是来自密切合作,而是来自同领域其他人的影响,无论是同时代者还是先辈,又或是和特定领域直接相关或关联甚微的人。正如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