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腊月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的平凉柳湖公园终于解封了。
从东大街的欧亚苑走向柳湖公园,步行约20分钟就到柳湖南门。熟话说: "春雷响,万物长" ,要是往年,已是"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然今年春不早,加上疫情爆发,连绵千里六盘山脚下的陇东大地还不见春的迹象,草木枯黑,山不绿,草不翠,花未开;街道上人们还裹着棉衣,继续戴着口罩。
站在柳湖公园门口,古老的牌坊上两个苍劲雄浑的字——“柳湖”,在阳光下更显得特别醒目。进入园内,看到经过一亇寒冬的柳湖之中那著名的柳树,仍高大挺拔、伟岸雄壮、扎根土地、饱经风霜、有大丈夫气概的西北柳树气势不凡!
我是平凉人,柳湖是我每日下午必去的地方,一是煅练,二是赏景,因为平凉的柳湖是很有名的,早在宋代时由蔡挺主持筑湖,后由明代韩蕃昭王扩湖增修,到清代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其驻地就在平凉,又予扩修,并在湖边及四周栽了许多柳树,并发现了暖泉,先题柳湖,再题暖泉,从此,此湖名柳湖。
平凉柳湖四季有景,早晚有游人,“湖中柳、柳中湖”,短短六个字,把柳湖概括得恰到好处。以桥、亭、榭、楼将湖三分为东湖、中湖、西湖,湖边无论远近,全是柳树,近几年新植了好多风景树,只是点缀其中而已。仔细观看,东湖旁边的垂柳枝己经长了小小的绿芽,枝条上泛着翠,柳湖之春已来临。
站在“左公柳”,“旱柳”树标前。不仅想起的是清代立有不朽之功的重臣左宗棠,千里西北植柳第一人。还想起目前仍在武汉抗击病毒的同事……
你看,经过了严冬,经过了“新型冠壮病毒”的这些古树仍然高大挺拔,直立向上其树干最大的需三人才能合抱,树高达数十丈,这就是中国力量。如果你夏季到柳湖中看柳湖的柳,其枝其叶,全向上生长,既不横向,更不下垂。这些树正如其名"左公柳",品格极像左公的刚毅、顽强、昂扬向上,在任何困难和强敌面前从不屈服,新时代的国人不也是这样吗。
看完柳,就必看暖泉。"柳湖之胜,源于暖泉。此泉隆冬不凉,盛夏不干,四季畅流,经久不衰"。地处西北腹地的平凉城中,能有一处如此绝佳的暖泉,实属罕见。而此时的暖泉仍然水流水淙淙,似乎还有热气,洗洗手,试试温,真暖泉也。
站在渭州桥,兆望左公亭,柳湖书院,平凉读书馆,水映倒影,真美!东湖很大,水面很宽,湖边仍有许多左公柳,即高大挺拔的旱柳。但也有一些树干还不太大的杨柳,其枝条软绵绵的,总是下垂着,有气无力的样子。这种垂柳太柔了,我不喜爱。我喜爱的是高大挺拔、昂扬向上的旱柳,在恶劣的风霜、沙尘下,唯有这种左公柳才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抵抗能力。
看贯了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嘉兴南湖, 柳湖确实不是很大,绕湖漫步一整圈,用了大概二十来分钟。柳湖在平凉城中心,她的北面是新建的绿地广场,是平凉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在西部的城市中,平凉柳湖小巧玲珑,布局合理,是平凉的名胜,山水园林!
用不了多少时辰,也许几天吧,柳湖之中的柳就会发芽,园内的迎春花、丁香、桃树、杏树、梨树就会开花,玉兰花、樱花、紫藤,牡丹、芍药、玫瑰也会相继开花,柳岸花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平凉的春天就到了。
端午一过,柳湖便是绿树成荫,水波荡漾;到了中秋节,地处西部的平凉更是秋色浓浓,如同秋天的江南,到处都是绿色,而柳湖更甚之。
那时,凡是在平凉做客的人,不论是初来乍到或是长来常往的,总会看到,古柳及其他的树都绿绿的,生机勃勃的,如只看树的叶子,那么极易产生误解,还以为到了江南,甚至以为是春天。这才是明代才子赵时春写的《柳湖观荷》的美景:
帝孙台榭枕城边,招客重开锦锈筵。
花底鱼游青障里,柳塘云拥碧荷天。
清波摇荡随风出,绛殿平临对日鲜。
置醴同欣接宴尝,浴沂何让嗣群贤。
平凉古城是筑土累高为的城,实为一个高台,这高台长4公里、宽2公里,而柳湖就在高台的边缘。而柳湖之水就出在这古城之下,这就很奇特。凡外地走进平凉之人,总会发出感叹,叹城,叹水,叹湖,叹柳!
行走在柳湖,总会想到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柳湖》,其最后一段写道:“这是甲子年八月十四日的游事,第二天就是中秋,好雨知时节,故雨也停了,夜里赏月,那月总感觉是我游过的湖”。
惊蛰前,陇东大地,仍有寒意,到了中午也是阳光明媚,和风熙熙,去柳湖公园看看,正好可放松放松心情,让烦恼随风而去。
五十多天,人们响应号召,预防疫情,宅在家里,肯定闷的发慌,闷的烦躁,这时候可以到柳湖里,去着看水,看看冰,看看柳,看看大西北山水园林里的水榭楼廓,真得很好。
早春的柳湖,还没有绿,唯有让人感动的是高大挺拔、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左公柳。人啊,就应该如这柳湖里的左公柳那样,仍凭酷暑严寒,春夏秋冬,高昂着头颅。
“满目晴光映野塘,何来白雪遍空扬。
纷纷玉屑随空舞,片片银光绕岸狂。
月下沾衣疑欲湿,风前扑面不觉凉。
柳湖饶有西湖趣,惹得骚人兴自长。”
春风一过,万柳迎风,柳叶发芽,柳絮飘荡,这时再到柳湖,就会看到古人曾有咏颂“柳湖晴雪”诗句那样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