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段故事,题目叫做《葡萄架下练拳》,讲的是一个人天天在自家的葡萄架下练拳,他的武功非常好,而且名声非常大。有一天,一个人来找他比武,他就去擂台上应战。谁知道还没有一个回合他就败掉逃跑了,边逃还边喊:你有本事的话到我家葡萄架下来比武!论功夫实力他比对手高很多,但他只在自家的葡萄架下才有信心。三十多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而且是我所记住的为数不多的事,是非常深刻的。为什么武功这么好的人,他明明打得过人家的,但是他却一个回合也挡不住。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你正儿八经打过架吗?很多人练拳归练拳,在真正的对战中,却不敢出手或者总是胆怯,这是为什么呢?就是缺少了一股无畏之气!平时在训练时他根本没有把无畏之气融进练拳当中。
其实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非常多。很多人本来能说会道的,但是一到台上他就不会说话了。还有一种呢,我们去打比赛或者与人打架了,看到的,还没打自己就开始胆怯了,开始紧张了,发抖了,导致技术完全发挥不出来,不战而败。回来以后还心里不服,也可能这件事会遗憾终身。有句话叫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所以台上要的不仅仅是你台下苦练的一种功夫,还有重要的一点叫无畏之气!所以,练武当中的无畏之气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的。记得我21岁的时候,在上海南翔看到两个小流氓在欺负人,我本来就很正直气盛,爱打抱不平,就过去跟他们没说几句就吵起来了。谁知道,这两个家伙冲进了隔壁的一个食堂,每人拿了两把菜刀冲我过来。当时,我一看见刀就心中大怒了,不但没有退,没有逃,反而就迎上去把他们的四把菜刀夺下来扔地上,并狠狠把他们打翻在地。说白了,当时就是凭一股气势!一股无畏之气!放在现在的年纪,当时的情况,他们也不过是在无理取闹,我可能不会冲上去,除非事态演变严重、事关重大。所以说,气势跟正与邪、跟年纪、体能都有关系。
我觉得无畏之气至少有两种意思,一种用于练拳上,我的学生也好,外面练武的人也好,他们脑子里面想着好武,这都是真实的,但有些人心中缺少了一种无畏之气,在吃苦受累和坚持上面退缩了,或者,练拳的时候,老是想着修心养性,其实这种思维是修不了身也养不了性的。佛家也讲,成佛是从磨难而来的。所以练武,其实是在修炼无畏之气,也就是品德的修炼,是从汗水、泪水、坚持、恒心中磨练而来。第二种意思,像上面葡萄架下练拳的故事,说白了,他只训练了自己的武术功夫,而没有修炼无畏之气,功夫再高也是废品。从大的方面来说,面临保家卫国的重大时刻,无畏之气更显得至关重要。
譬如说14年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事,四个恐怖分子能够砍杀32个人,报道中说几百人是到处奔跑。看到这个新闻以后,我确确实实是几个晚上没睡,我一直在问自己:假如我在场我冲不冲上去?第一个回答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哪怕刀刺进我的胸部,我至少能抱住他,不让他把刀拔出来再去伤害更多的人,我想这种行为是一个练武之人或有无畏之气的人要能够做出来的,也是应该的。那次的现场没有一个人冲上去,我想这是中国男人在这个地球上丢大脸了!之所以形成了这种局面,还不是缺少了一种无畏之气,缺少了一种担当的责任吗。
现在多数人只想做好好先生了!以前我们小时候很崇尚英雄的,现在,英雄在消失!但是很多西方国家,像美国它倒是不停地宣传英雄,什么大片里都是个人英雄主义,难道美国没有原子弹吗?它的军力、经济比我们中国总要好吧,但它所有的大片当中还是崇尚英雄!英雄,其实就是一种道德的标榜,也是一种正义、正气、无畏的标榜。所以,这个东西虽然社会上在缺失,但是我们练武之人必须重新拾起来。
练武之人,练的就是一股正义之气!一种亮剑精神!
我们中国传统武术传下来的最著名的代表拳种形意、太极、八卦,习练时很少有飞来飞去、脚踢来踢去的,从来不手忙脚乱,一招一式工工整整,拳架中充满着一种大将风范。只有这样才能修炼出武功与无畏之气!
我写这篇“无畏之气”的目的,其实就是一种肢体与意识的修炼,一种道德的修炼。无畏之气就是无欲之心,是一种恒心的修炼过程,是真正的修心养性,更是我们练武人必备的一种精神。
颠覆传统的太极拳五步曲训练法,太极拳界独一无二的可规范化、复制化的训练体系——朱利尧太极拳法。功夫健身两不误 ,明明白白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