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诗人在一起离别相送,按照豪爽的李白免不了千杯醉,在他的诗情里,别离那是为了再度相逢而定格的一幅美景美情,断不会悲伤。题目一目了然,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全在短短九字中。
李白与杜甫相识是在李白于天宝三载(744年)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之时,两位有志之士一见如故,交往密切。天宝四载,二人重逢,同游齐鲁,后来,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此诗就是二人在鲁郡东石门分别临行前李白所写。
探究李白豪爽又有远大理想,即便被驱朝廷未能在仕途实现理想,但依然豪迈开阔,游山玩水,我个人觉得其一他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做官),其二古代做官必需诵读四书五经,通过科考,出于出知识官宦之家,其胸襟必不流入平庸与世俗,其三生于盛唐太平时期,大的环境又提供他仼逍遥,游历四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结良师益友,其文风在他丰富的生活实践中英风豪气,充溢生命活力,大自然的景到他笔下常常被理想化的个人色彩所感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意思是游遍了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没几天就要离别了,来,我们就痛痛快快一醉而别吧。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一个何时和重有的反问,那种期待再同友人走石门山的路和畅饮开怀叙旧的迫切心情,象极了我们在现实中与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一起举杯欢畅,回忆一起走过的美景,预约期盼下一次的重逢。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落"和"明",赋予静态的的自然色彩以动感。秋波交待分别的季节,本身秋就有一种悲凉,离别有一份感伤,漾漾秋波瑶荡在眼前的泗水。思绪又飘向远山徂徕,不说徂徕山本身苍绿而说海色般主动映照徂徕山,一近一远,交相辉映。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两个知心朋不难舍难分。
飞蓮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好友离别,象飞蓬一般随风飘零运逝,难过之情意天穷,来吧,倾尽手中杯,来一个醉别,前后呼应。豪放不羁,示观开朗,给人希望与鼓舞而毫天哀伤,景中有情,情随景现,,诗情画意,读来象一幅画在诉说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