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第25~27讲,开始讨论需求这个概念。
用三句话进行总结:
1.对于资源使用权寻求合作解是更好的选择;
2.主观价值更接近现实;
3.边际就是“新增”(投入)带来的“新增”(产出)。
对于资源使用权的问题,科斯定律提出了一个思路,就是寻求合作解。
什么意思,比如,大学宿舍,里面有四个人,其中两个人学习需要保证宿舍的安静,另外两个人想要在宿舍办派对,这时宿舍就存在一个使用权的问题,到底谁妥协呢?
按照科斯定律寻求合作解的思路可以这样做,想要复习的同学对宿舍使用权标一个价,比如100元,也可以认为是宿舍使用权的价格,想要办派对的同学如果认可这个价格,就可以出100元给想要复习的同学,让他们放弃在宿舍看书,反之,复习的同学可以出100元,让办派对的同学去外面办。
通过上面这种方式达成合作解。
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哪一个更接近现实?
主观价值更接近现实。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客观价值很多现象无法解释,而主观价值能够解释。
比如,都是拍一个人喝水,普通人喝水基本上一文不值,而明星喝水,那就是广告值很多钱。
再比如,一张家庭老照片,对于照片上的人来说非常珍贵,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一张普通的照片。
又比如,一件花费很多时间手工做的商品,但是对大家没有价值,这件商品对于大家来说就是没有价值。
上面这三个例子,客观价值都无法解释,而主观价值却可以解释。
边际,就是“新增”(投入)带来的“新增”(产出)。
其实边际这个概念不太好理解,只能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去理解。
比如,假设在你很饿的时候,给你吃蛋糕,吃第一块的时候,你会觉得蛋糕很好吃;吃到第二块的时候,你会觉得蛋糕一般;吃到第三块的时候,你会觉得难以下咽。
这就可以说吃蛋糕这是边际效用递减的事。
随着每吃一块蛋糕(“新增”)带来的效用(“新增”)呈倒“U”型。
从边际这个概念引发了一系列的概念,比如,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产量,边际效用等等。
看了这几讲的内容,我发现现实生活中,科斯定律是可以在我们自身应用,另外一点就是边际,可以让我知道并不是只要投入就能有高回报,而是要关注分配投入,使得边际效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