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5.02.02
如何让听众觉得有安全感?——用一个茶壶往杯子里倒水的比喻来说明。
对于一个听众来说,这个盖子是盖上的。
首先,大多数的听众来到一个场合下,他愿不愿意听你的演讲?坐在台下的听众的第一反应是,你是谁,这个环境是不是安全的。其实很多时候,安全感对听众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作为一个听众,他的安全感是什么?对于一个进入会议室的人,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安全感的问题。身边的环境是不是安全的,身边的人给他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否则他会有担心,会有害怕,甚至一直有走的想法,如果一位讲者在上台以后,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东西不去做解决的话,下面的听众马上就有反应,很简单的。
我们去看一些大型的书展,或者大型的展会,它经常会做一些演讲,就是讲座型的演讲。你参加这些讲座,你只要进那个房间,你根本不需要听他讲什么,你只需要感受一下,你喜欢这个地方还是不喜欢这个地方,这就叫“味道”。而这种“味道”在一个演讲者一上台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就有的时候,一个演讲者刚上台,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全部是来听我说的,你们谁要是不听我的就要被来找骂的。”
一个演讲者一上台就开始在那边巴拉巴拉,看上去他满身都是道理,其实这是他的问题,他没有帮助别人建立那种安全感。大多数讲者一上台就用刀枪剑斧,暴力打开这个盖子,但真正能打开盖子的人是谁?只有听众觉得他在安全的环境下,他才可能来接纳你的信息,如果他连这个部分都没有,他这个盖子是打不开的,你用力,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打开盖子这个东西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安全感。你解决了一个听众在下面的安全感,你讲的东西跟他是有关系的,他出去以后知道怎么用,不然的话,他听完一个演讲走出去之后,变形的表演。
第二点,演讲者是有很好的东西,他想把它倒出来,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是有温度的,你怎么知道这是烫还是不烫,别人受不受得了?对于演讲者来说,这是好东西,是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好东西都能hold住?有很多的演讲者,他有好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下面倒,但是他这里面的东西别人是否能够hold住,别人hold不住的时候,很多的演讲者会说:那都是他们的问题嘛,肯定不是我的问题嘛!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学校里面的老师会说:我能教100分的孩子,你的孩子不及格是你的问题。这话听上去都对,有句话叫做有教无类,到底是谁的问题?
我们要想一想你来演讲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受益,还是来彰显你自己特别的高大上?这个要值得思考。这是很简单得道理,一个演讲者,是否调配好自己的东西,以一个适合的温度给到听众,还是这些东西只是为了显示你自己的牛逼。
大多数讲者会发现,哎(杯子里面已经有水了)。有一种说法叫做“空杯心态”各位听说过吧,“空杯心态”是什么意思?就是听众心里越干净,带走的东西越多,是吧。所以呢,演讲者会发现,这个家伙带了这么多东西,所以很多演讲者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些东西没用,倒掉。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些东西赞了几十年了,就攒了这么多东西,你让人家倒掉,就没有了,这就叫做不是人说的话。所谓的空杯心态,在这里不把人当人看,格式化了。可不可以这么处理:很多时候在一些演讲中,我们确实希望听众能够空杯心态,空杯心态并不是指他里面不能有东西,空杯心态的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可以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我们所有的话都是可以来讨论的,没有谁的话就是真理—这才是真正的空杯心态。或者我们来看,有一些东西,如果你可以暂时做一个小小的尝试,我知道这些东西对你很重要,你把这些东西转移到另外一个杯子里,放在旁边,允许别人留在那里,因为他已经尽力了,这个人已经尽力了。当他尽力的时候你要允许他把东西转移到另外一个杯子里,你可以来帮他倒,你要知道他适合的温度,在适合的温度时,逐渐的往下倒。
但你会发现,当你这么倒水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有些浪费的,那么怎么办?其实你要贴近他一点,倾斜一点。所以真正的演讲是贴着听众来的,真正的演讲是完成听众想要的东西来的。这里我们要设想一下,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传递你的信息?还是你可以用一个更加简单的方式来做这个事,比如加个漏斗,把你要讲的东西更舒服的倒下去,同时问他:烫不烫、快不快、你觉得还好吗?
所以我们做一个演讲的时候,我们真的要来注意这些东西,而不是拿着刀枪剑斧在那边把别人,让他听完你的演讲之后,会有一些变化,在若干年以后,他回忆的时候会记起曾经有一个人的演讲打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