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路上,在看书的时候无意间想到一个概念:价值周期。
什么是价值周期,就是一个人投入资源和最终获得收益的时间窗口。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通常说打工者的价值周期就是月,因为价值收益主要来自于每个月的工资。同样做生意的人价值周期甚至更短,每一天每一笔都是自己的价值周期。简单来说生意模式就是赚差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做生意和创业不是一件事情,他们是不同的商业模式,因此价值周期自然不同。
做生意我们通常指的是现有价值链的复制,也就是老需求老方法的商业逻辑。例如别人卖菜赚钱,你也早起贪黑的去摆摊卖菜,看到别人开餐馆赚钱,你也学别人开个餐馆去营业赚钱。这就不是创业,而是做生意。
而创业则不同,创业通常用的语言是“重新定义”或者“换个方式”之类的逻辑,即老需求新方法的解决思路。
例如同样是卖菜,别人搞个摊位你也搞摊位叫做生意,但如果你创新,换个方式卖菜,你不摆摊位,而是按照月供的方式定时给客户送菜上门,这就是创新的业务,用新的方式来解决客户的老需求(买菜)。这也就是创新中的价值网或者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
做生意因为是成熟的模式,供需之间彼此心照不宣,不存在证伪的可能性,只要有消费,就会有收益产生,这样的价值周期必然很快,但也是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创业则不同,因为采用了新方法,因此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但创业有两个两个变量就会让价值周期大大拉长:
老需求的识别
新方法的刚需
我们说创新就是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但很多创业者(包含我自己)在做业务创新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伪需求的陷阱。有人就会问不是老需求吗,怎么还会存在伪需求呢?
老需求不假,但老需求不痛,所谓的不痛就是用户并没有特别不爽。之所以感觉还可以是因为现有的方法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然而很多创业者却不以为然,假设了用户不爽,就主动建立一种自己认为爽的方法却解决用户问题,于是所谓的价值周期出现了遥遥无期。
从价值周期上看,创始人的价值收益周期是更远的,用更多短期收益周期到人(拿工资)来创造自己长期价值收益周期的价值。但在这漫长的价值周期路上,一定要学会识别老需求的痛,新方法的爽。这样才可能有机会让自己的价值周期变短。
当然90%的创业者在没有看到价值周期到来时就已经over。
这也就是常说的从价值收益成功率的角度看,打工一定是远远强于创业的。毕竟在创业者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变量,在获得价值收益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变量减少,真正可以用新方法解决了老需求的痛,即:
用更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这不是鸡汤,这是现实,每个创业者必经的九死一生价值周期。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