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比较后知后觉了,于莺都已经离职去美中宜和了,张强都脱离体制两年多了,“自媒体时代”的口号已经喊了好一阵子了,我才开始思考一些这方面的问题。“自媒体”仿佛洪流一样,在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以后,一切都将发生变化。不管医生愿不愿意,都无法逃避。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例如张强、于莺、龚晓明等;也有一些传播不当导致麻烦的例子,比如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手术室自拍事件。技术本没有对错,而是看我们如何使用。
最近尝试了一下微信的公众平台以及其它自媒体平台,也观察了一些在自媒体方面做得很好的医生。我并非传媒或者IT方面的专业人员,只是在医生的角度,说说自己的一些思考。
医生的特点
- 专业知识丰富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是个正规培训的医生,都是经过多年的学习,所写的文章或者介绍的知识都要比目前网上常常看到的各种健康养生要专业得多。
- 业余时间较少
医生一般都比较忙。如果是在三甲医院的医生,门诊、手术、管理病房的时间就已经占据了医生大部分的时间,常常还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同时医生还有许多科研、学术、教学、管理上的工作需要做。再把个人事务、家庭生活算上去的话,医生能够挤出来的时间的确是很少,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自媒体上面。
- 不指望通过自媒体直接盈利
医生使用自媒体,并不指望直接通过点击量、粉丝数或者广告去盈利,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是许多人的目的。还有许多知名的医生,甚至不指望通过自媒体扩大影响力或者增加患者,因为目前的患者已经足够他们应接不暇了,他们只是希望通过自媒体有一个自己的发声渠道。
医生为什么需要自媒体
- 传播自己的专业知识
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在科研、学术上去努力,很多时候,也与大众对于这个学科疾病的接受程度。我所研究的疼痛领域就是一个例子,疼痛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其实很年轻,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对于疼痛越来越重视,大众对于这个方面关注度很高。医生通过自媒体来传播专业知识,于己于人都是一件好事,也有利于破除网络上许多虚假的信息。
- 与患者以及大众保持沟通,减少误会
医患关系是现在常常提到的一个问题。许多问题很多时候大家事后想想,可能往往缺少的也就是那么几句话。如果能有一个即时高效的沟通方法,很多问题都会化解。
- 加速个人成长
对于许多已经非常知名的医生来说,自媒体的意义并不在于推广自己,而更多的是与患者保持沟通。但对于目前的年青一代医生来说,自媒体也有着助力个人成长的作用。首先,自媒体可以让更多的患者了解自己,对于提高知名度有一定的帮助;其次,自媒体上也可以很方便的向平时难以接触的前辈和专家学习。
- 建立个人品牌
以前,医生往往更加看重所在医院的品牌,只要在一个好的医院,不需要过多考虑个人品牌的事情。随着多点执业的放开,以及医疗市场化的趋势,医生越来越需要脱离医院,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以后患者治病,更多是去寻找一个好医生,而不是一定要在一个大医院。
医生使用自媒体的困难
- 时间少
这个在之前的医生的特点里也说了,时间对于医生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的来说,不管哪个行业,精英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就看愿不愿意花在自媒体这一块了。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其实写一些科普的文章也是对于自己思路的梳理,是医生自己的一种表达的需求,同时这种知识的分享还能带来一定的成就感和一些实际的好处。如果把自媒体当做自己事业的一部分,可能时间这个问题,每个人还是会有自己的办法的。
- 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医生对于专业方面的事情比较在行,但一些网络技术方面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在行了。不过好在现在各大平台都还比较简单易用,年资高一点的医生就交给手底下人弄,年轻的就自己钻研钻研,应该问题不大。而且目前很多公司如果推出新的服务,是会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
- 不想影响个人生活
这一点可能也是许多医生对于自媒体有所顾忌的原因。据我的观察,其实是没有太多可以担心的。大家对于医生的关注,更多的还是专业方面的事情,同时也是想更多的了解医生的生活,大大方方的给大家看看,反而能够增进互相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而个人生活方面,如果觉得新鲜有趣的事情可以稍微发发,如果不愿意的话就不写个人生活方面的事情即可。
医生使用自媒体的推荐方法
这里所说的方法,是指医生个人运作,不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的情况下。如果有更高的需求,寻找团队运作可能是更好的方法,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也无可厚非。
1. 选择用户量大,技术简单的自媒体平台
因为医生的自媒体更多的是希望患者以及更多的人看到的。基础用户量大的平台才有意义,并且用户量大的平台一般基本操作更为简单,不需要花什么时间去学习。 依据这个标准,目前推荐的就是一下几个平台:
- 微博:的确目前使用微博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还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方式,并且较微信更为开放,适合大众去搜索。并且更新频率不限,对于喜欢发一些生活趣事、工作照片的医生来说更为适合。
- 好大夫:基本上目前是医生必开通的一个平台了,各种功能都比较完善。管理好好大夫的个人主页,对于患者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但是对于普通没有患病的人群,可能很少人会主动去看。
- 微信公众平台:目前使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建议开通,可能对于部分人来说有点麻烦,其实也不必微信加V认证麻烦多少。微信公众平台非常适合和读者建立良好的交流,并且保持专业的特质。这个里面就不适合碎碎念了,还是以科普知识为主比较好。
- 搜狐媒体平台:搜狐这个平台弄的时间不长,作为自媒体的话,用的人可能也不是那么多。但是好处是一般好一点的文章容易被搜狐推荐到首页上,这样的话,点击量会非常大。并且如果成为了金牌作者,很容易被推荐。
个人的精力有限,我觉得有时间弄好这几个平台就不错了,独立博客什么的暂时就不在这里推荐了。
2. 保持适当的更新频率
自媒体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内容的不断更新,所以保持适当的更新频率是很必要的。医生的时间比较紧,而好的文章也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沉淀的。微信公众平台的话,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周、两周或者一个月的更新频率,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微博可以有更高一点的频率,不用总是干货,转发一点自己觉得有意思、有用的医学信息,或者扯扯闲聊都是不错的。
3. 建立好良好的沟通渠道
医生不可能总是在网络和其它人沟通,所以可以每天定时花一点休息时间跟读者沟通。同时在微信、微博都设置好一些自动回复以及介绍都是非常有用的。
- 微信能够通过认证使用底部菜单效果最好,如果不能通过认证获取底部菜单的话,用好关键词自动回复也很有效果。
- 微博可以设置私信消息。
- 微信和微博里的展示内容都可以通过一个微网站结合起来,这个目前也不麻烦了,许多第三方都做得很方便。比如说“健康微能量”,我试用了一下,一会就建立起来了。
4. 与互联网、新媒体公司保持联系,获取一定的技术支持,接受一些采访
如果是高年资的医生,许多互联网公司是很愿意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我觉得对这些事物可以保持开放的态度,同时也与人以方便,是个双方都很好的事情。目前还有许多新媒体、自媒体对于医生经常希望能做做采访,这个如果有时间的话,接受一些采访也是很好的。
5. 注意保护隐私,不要与本职工作起冲突
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的确,互联网现在很火,但能做成于莺那样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医生还是只想好好做好医疗的本职工作。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好好利用,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开展医疗工作的;不要反其道而行之。患者、同事、自身的隐私都是很重要的,要注意保护,不要因为自媒体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我有一个个人的微信订阅号,喜欢使用微信阅读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