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第一章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第一章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想、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三品的品名“大乘正宗”就说明了此经的重要性,档次是大乘佛法,级别是正宗佛法。所以学佛念经应该认得此“经”是正宗的大乘佛法。此品,佛祖告诉我们一个常识: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管理学上有一句经典:阻碍我们事业发展的是我们认为的却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我们只所以做错事,是因为我们没有认清事物的真实性;我们只所以裹足不前,是因为我们受自己的认识所困。我们通过视觉、感觉、嗅觉等来感知事物学习知识,我们只了解到了事物外在的属性,却无法看到事物内在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事物的真像。

如何认识事物是我们一直所努力的。人类最大的不幸是我们不能通过基因遗传我们的科学与认知给下一代,新生的人还是必须从一加一开始学习,用眼睛观察世界分辨颜色,用手去感知物体知道软硬与温度,用鼻子闻到气味知道香与臭,用舌头识别味道知道苦与甜。我们的思想被我们的这些认知所禁锢,看到问题还是用现有的认知水平来分析并做出判断,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也是幸运。这就是“自以为是”。人类的这种发展模式,从前后看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从上下看是一个“圆”,其实我们在划圆,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起点就是终点,生死轮回,无穷无尽。

如来佛祖将教会我们超越自我的认识,看到事物真性,恢复我们本有的自性,摆脱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闻到的禁锢,让我们回到清静无为的状态。这是一个艰苦的修行,是与自我对抗的过程,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昨天我看了林毅夫的访谈节目,让我一下明白了一个道理。上帝造人时,为什么没有把人类已有的科学与认知用基因遗传给下一代,那是因为他想让我们的下一代用婴儿般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不受现有科学与认知的约束与阻碍。多么伟大的设计呀,可是,人类的现代教育却让我们一代代的接受着现有的科学与认知,使我们的思维总是无法突破,让我们总是循着前人的足迹在走,根本就摆脱不了自我的约束,无法冲破自建的窂笼,放眼宇宙,人类真是“作茧自缚”者。现代教育是教育精英为目标,一切世俗的观念都来自现代教育。

佛祖看到了世俗教育带来的恶果,也看到现代人受世俗观念的诱惑与压迫的痛苦,他想超度世人,首要任务就是要让世人看清这个世界,认识物质,认世人明白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属于分析问题的一部分。也就是儒家讲的“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中国圣贤孔子也是最讨厌“说教”,他倡导“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这一节其实就是《金刚经》的认识论,就是佛家教弟子们如何认识世界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