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对人生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情,五六岁的时候我们就被教育,要虚心受教,要好好读书。读书改变命运,或者说知识改变命运,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其实是坚信这句话的。因此二十岁之前,我们都在埋头苦读,有一个目标一直悬在头顶上,名牌大学这几个字闪闪发光。
毕业找工作,大学就是一块敲门砖,但是无论金砖还是板砖,其实敲开的都是同一扇门。一个公司,不可能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个学校,也不可能走出来的都是一等一的社会精英。所以当大家走出校门,头上的光环也就黯淡了,无论你是985高校还是三流的野鸡大学,敲开了门砖头就可以放下了。所以念什么学校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度过大学的四年时间。三流大学出来的顶尖高手,大学生活也许过得并不怎样轻松,名牌大学出来的泛泛之辈,大学四年就没有意识到什么是努力奋斗,其实人生很公平,起步晚一点,总是要后程发力,跑得快的,也不能稍有懈怠。可是漫漫人生路,傻逼才一口气姿势不换地跑到终点。
我们这代人,八零后的尾巴尖儿和九零后打头的这一拨,说白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大学毕业是有一小段时间了,或长或短,先出来的那一拨也就五六年的时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还是充不了什么老江湖;后出来的这一拨一两年,虽不至于懵懵懂懂也还是涉世未深,总之还有一点江湖情结,总想着攀附某个带头大哥,从此前途光明。
如果说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之间的时间是人生的黄金岁月的话,这就让人感到有点焦灼,因为我们刚好处在这个节骨眼上,每天早九晚五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就这样活着活着就老了吧。
读书改变命运,或者说大学改变命运,似乎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其实对这一代人而言,读书和大学,就是人生的必修课,放眼望去,谁不是读过几百本书上了一两所学校的呢。从埋头苦读过渡到埋头苦干,人生的主旋律还是奋斗拼搏。
大学毕业三五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上班下班坐地铁赶班车,没房没车,人生就好像是空落落的,一无所有。好在每一个人都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只要每天坚持睁开眼迎接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美好生活它就胜利在望。
结婚生子和成家立业,在我们十六七岁的时候爱上一位姑娘,并不会考虑和她结婚一类的事情。走着走着,眼看着人生的列车就要同结婚生子和成家立业迎面相撞,心里面总还是一个劲儿地感到空虚乏力。刹不住车的那一部分人已经为人父或者为人母,总之也算是潦潦草草地有了一个家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活马马虎虎将就过。人生的主题不再是虚心受教和好好学习,人生的主题成了上班工作下班带孩子,偶尔陪老婆。柴米油盐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好,已经结婚生子和成家立业的那一拨人,以及即将结婚生子和成家立业的这一拨人,生活都过得挺充实。
更多的一部分人,大学毕业去了一个心仪的城市,应聘的时候,那个城市总是被形容得天花乱坠。我们去到一个城市漂泊着,更多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生活。
下班回家,其实也就是回到租来的十几平米的房间里,一个人点一支烟面对着电脑的屏幕。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分隔两地,曾经信誓旦旦的两个人慢慢地也就断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后来也就习惯了一个人的日子。一个人也并非随心所欲,其实自己心里也为此感到焦灼,眼看着就要和三十岁迎面相撞却还是孤家寡人一个,过年回家,亲戚朋友都在关心着你的终身大事,你不得不口是心非地解释着,先立业,后成家,其实立业这样的宏伟目标,也同样心里发虚。
大学毕业三五年,在大城市漂泊流浪,事业毫无起色,生活平淡乏味。走在大街上,挤地铁挤公交,等红灯过马路,有时候会突然感慨,怎么他妈的一不小心就活到人堆里面去了,伸手抬脚的空间也没有,放眼望去哪哪都是人,都是一脸的众生相,心高气傲和年少轻狂,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磨掉了你的锐气和脾气。
从十八九岁为了上大学远走他乡开始,离家少说也有七八年,在城市没有一个人会深情惦念,没有一栋楼可免费栖身,总之毫无归属感可言,一年回一次家,偶尔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故乡也成了一个很遥远的概念,甚至你都想不起来,这个季节是应该收水稻呢还是种玉米。
好多儿时的玩伴早已面目全非,包括哪些十几年没有见过的小学或者初中同学。很多人都失去了联系,或者一只联系着关系还不错的朋友也慢慢断了来往。有时候隔几年组织一次班级聚会,再见面的老同学,都是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于是你心里也在盘算着,三五年之后,老子也要混出个人样来。聚会上见到十六岁的初恋情人,或者曾经暗恋的对象,早已为人妇为人妻,端一杯酒也就不尴不尬地祝愿着,祝你们生活幸福。
只有几个铁打的好哥们儿,过年回家照例喝酒吃肉,除了对人事难料和岁月无情的唏嘘感慨,谈的最多的还是钱。大家合计着,说一些荒诞不经的话,总他妈的得想方设法搞点门路,出点招子,谋划着升官发财的路数。梦想不死,咬牙坚持,最后都在第二天酒醒之后不了了之。吃了这顿饭喝了这杯酒,各回各家,打点行李继续奔赴各自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