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病人,你得忍受。这是我看完影片《妈妈》记录下的一句话。
其实我知道,面对患病的女儿,母亲的心理更为难受煎熬。得知女儿病情后的母亲坐在床头那惊恐的表情、颤抖的身子,让人记忆深刻,挥之不去,感同身受。
《妈妈》讲的是85岁的母亲蒋玉芝和65岁的女儿冯济真相依为命、共同生活的故事。本来是女儿照顾母亲,但阿尔茨海默病让女儿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迈的母亲要以惊人的意志力和忍受力照顾女儿。剧情有时催人泪下!
我觉得,一个人的寿命是由短板决定的,一个人的工作是由长处决定的。
关注我们身上的短板,关注身体健康!
影片《妈妈》的片尾写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逐年上升,让我们帮助每一位迷失的父母找到回家的路。
你关注到弱势群体,就会关注到健康,而不会整天想着名与利。没了健康,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呢?百度一下:
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老年痴呆的一种,但比老年痴呆更为复杂严重。
65岁的女儿冯济真在影片中患病的症状属于严重型,因为她会出现幻觉,会朝幻象奔去,而且也会伤害最身边最亲近的人——妈妈。她丧失了部分记忆,回家、穿衣等日常行为有时都很困难,后面严重到认不出眼前的妈妈。但她的专业记忆和对死去父亲的记忆又特别地深刻牢固。
阿尔茨海默病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看影片内容,我们不难猜出冯济真患病的部分原因:
1.罪孽感:她的内心深处一直认为是自己杀死了父亲,虽然没有拿起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是幼小的她错误地认为父亲是个大坏蛋,因而不肯接纳敲门的父亲,让父亲进到家门,为他倒杯热水。父亲的跳湖自杀,她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对此,她一直有着很深的罪孽感。她只能在回忆里,充满悲情和痛苦,追念父亲对她的深情厚爱。
所以在汽车上看到别人栽赃嫁祸于她,她也能忍受,因为她本来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2.生活方式:她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她长期教学,退休后又倾力于父亲的考古日记的整理。即使是做义工,也不是与人打交道的那种,只是与母亲相依为命。长期的脑力劳动,一成不变的交往对象,都会迫使一个人迅速地走向衰老、走向潜在的病症。
3.孤独自闭:因为父亲的去世,她选择了终身不嫁。她要等父亲回来,才肯嫁人。但父亲哪能回来呢?她的自闭还表现为拒绝熟悉的同事学生来看望她。这些都会加重她的病情,降低她的日常行为能力。
当她比母亲更健康的时候,她照顾母亲。可当她知道自己患病的时候,她还一心想着早点完成父亲的考古日记,她害怕年迈的母亲会成为她的包袱。但明显的是,母亲相对于她神智上要健康。包袱不关年龄的事,不健康只会成为健康的包袱,冯济真没有意识到这点。孤独自闭让她的认知判断出现问题。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前期病患者或亲人,我们该怎么办?
1.配合医生。影片中的冯济真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认真吃药。她始终活在自己心造的阴影里,走不出来。不肯走进现实世界,不肯配合医生,而是让自己朝着宿命走去。为了身边的亲人,病患者应该配合医生。作为亲人,也可以带早期病患者去咨询心理医生,疏导病人压抑很久的情绪。
2.多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就像《秘密花园》的玛丽,整日徜徉于大自然。快走奔跑让瘦弱的她健壮起来;自然的风景、清新的空气点亮了她那黯淡的双眼。但冯济真得知自己患病后不是这样的,而是加班加点地完成整理父亲考古日记的工作。这种单一繁重的工作、急于完成的压力只会加重她的病情。我觉得可以缓一缓,这里面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可以出钱请人协助完成的,甚至妈妈也可以协助做到这件事。
3.多点与人交往。影片中的冯济真如果自己是位母亲的话,后代的延续、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可能会让她选择更好地活下去,可惜她不是。一度时间她面对母亲,选择保守秘密。迟早躲不过的事情,不如早点告诉,共同想出应对的办法。我觉得她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与人打交道的价值感或许可以训练她的日常生活行为,或是减少她内心深处的罪孽。
影片中的那个丢失手机的年轻男人,他面对被嫁祸偷手机的冯济真只有幸灾乐祸与穷追不舍,骨子里缺少对老年人应有的同情、怜悯与宽宥。这个渺小猥琐的形象代表了社会上的一类人,我觉得他是影片制作者想要批评的对象。
影片最后,妈妈自己吃药都困难,患有帕金森的她手会抖个不停。85岁的妈妈照顾65岁的重病女儿越来越困难,她只有推着轮椅上的女儿,一起体面、有尊严地走向涨潮的大海。
这部影片之所以优秀,好评如潮,那是因为它直面社会难点,希望引起大家思考,那就是:老而病,独生子女是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绕不开的话题。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谁也无法预知生命的终点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我觉得,每个人多点对弱势群体的了解帮助,就会自觉地少点无情、无知。这不仅仅是医生才要去做的事,也是社会应有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