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婆妈之旅【1】——刁难

昨天早上,我对婆婆毫不客气地说话,并迅速地挂断她的电话。

事情是这样的。

二宝从这周一开始,感冒鼻塞流鼻涕,向老师请了假后,让她告病呆家了。

这事,奶奶是知道的。

但,昨早上她还是来晚了。

眼看着到了我要上班、大宝要上学的时间点,奶奶还是没到。

心中生起一丝焦急。

如果奶奶不能准时到,我只能带二宝到单位了。那现在就要给孩子收拾:穿衣服、洗漱、拿药。再晚就来不及了。

于是抓起电话问奶奶走到哪儿了的时候,心里已经升起怨气。

看,再一次动气了。心气,心气,动气就在动心。

心一动,话语就毫不客气,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挂完电话,自己也感到很意外——我在生气。

这是打电话前自己根本没意识到的。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焦急了,已经动心了,已经在生气。

前些年创业,做管理,不露声色的时候,是有的。在职场,早已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可,这个怨言是那样的清晰:我也是你的孩子啊,可你总在我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拿捏人摆架子,这是在耍小聪明,我讨厌这样。难道你不会老去吗,你没有需要帮助的那一天吗?难道你希望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也拿捏你,摆架子吗?如果不是我,十一假期,会有人带你看腿吗?你的坏牙就剩三个,不是我最先了解到,然后给你配了满口牙齿吗?两个孩子一出生,你都是先去为难人,这样做,对于你来说,必要性是什么呢?

对,真心好奇,为什么高中毕业的婆婆,人聪明,本质上也善良,却为什么选择为难人而不是帮助人呢?

这对她意味着什么呢?

记得刚结婚时,我看到每床被子的角儿都敞开着线头儿,很纳闷。

婆婆笑嘻嘻地说,留活儿嘞。

啥?

留活儿嘞!老郭婶她们说,给媳妇留个活儿。

好吧,人生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

那时的自己修为太差,心里对婆婆说的话极其反感——不干正事!心眼子还不少嘞!对媳妇好与你们有坏处吗?

想不通。

此刻,婆婆回应我时那笑盈盈的脸浮现在我的脑海。

我试着理解一下。

婆婆被老一辈人这样对待过,这风俗,她也许不喜欢,但她没能力识别,并阻断传承。

也就是,她不是故意在刁难人。

对于婆婆,被刁难,比起被漠视、被忽略,也是一种情感的联结!

我想起婆婆是姊妹兄弟共九人。她回忆最多的就是,生病时四姐给她做好吃的,独她一份,谁来要,她就哭。有时四姐也逗她、刁难她,把吃完的香蕉皮拿给她看。很少提起父母,说起四姐的时候还蛮多的。

到现在为止,婆婆也是这样,很难相信人,充满了恐惧感,担忧情绪很重。

和几个姐妹相处也是这样,心里也渴望亲情,但相处起来,就会产生矛盾。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按理说,兄弟姐妹几个就她上过高中,思维认知应该高,但一没看到她过得比姐妹们富裕,二没看到她活的通透。

应该她也很累吧。

有一次,我告诉她——妈,我看到你和奶奶处得不怎么好,可能你没得到过她的优待。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婆媳都处不来。人心是肉长的,以心换心,你选择真心对人,就会收到别人的真心。

那一刻,她低着头手里摸索着东西。我看到了她的慌乱,她在思考。

从那开始,我注意到,她有变化。

以写促思,我看到了另一视角下的婆婆。

被怀上也许就是不在计划内的,生下来,没人疼爱,姐姐的爱也不是稳定的,在那若隐若现的爱,无法确认的爱里,慢慢长大了,给这个姐姐家带带娃儿,给那个姐姐家帮帮忙,依靠谁,最后和谁不愉快。高期待必然带来高失望,痛并沉默寡言,生了孩子也是沉默寡言,和丈夫生气了,就回娘家住着。

娶儿媳妇时,去庙里祈祷:别让给我多要礼钱啊!

这句话表达的其实是婆婆的担忧——别让我失去。

只有没得到过的人才怕失去。

只有匮乏的人才怕被要走。

哪怕是最亲近的儿子!

这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婆婆总在老家拆迁的房子问题上和自己儿子发生意见冲突。

渴望亲情,又被自己的恐惧缠绕的老太太,不容易。

就这样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