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个人去看了电影“摔跤吧 爸爸”。
去看电影前,我忍着不剧透,没有看任何影评,只知道主演是阿米尔汗,还知道他为了这部电影增肥,减重几十公斤。
我进场时迟到了,错过了阿米尔汗自己摔跤的场面。看到的就是他为了他的梦想,期待儿子的出生,结果一连4个女儿的出生,彻底粉碎了这个前摔跤手的梦想。
真实vs改编
进场没多久,我就意识到这一定是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因为剧情实在是太真实了,真实的生活永远比戏剧精彩,远远不是能够想象出来的。
影片中好多细节都特别贴近真实,比如求子的那些偏方,村民们的态度,唤起我小时候农村里的很多回忆,如果说影片里村子里的场景,家里的陈设甚至比我小时候的农村还要再落后十几年,而求子偏方的思维方式却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如出一辙,这让我想起十年前自己怀孕时,同事朋友们交流讨论的话题,是一摸一样的,无论是博士生还是家庭妇女,大家都笃信求子偏方。
另一个让我相信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是,那些真实的摔跤场景。吉塔和巴比塔被表哥扛起重重地摔到沙土里的时候,吉塔摔倒表哥的时候,吉塔第一次挑战男摔跤手的时候,爸爸示范垫上得分的时候......那些动作太过于真实(其实我都没仔细看过摔跤是怎么样的),我自己的心也跟着紧张,好像我就是场上的摔跤手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摔跤中,我越来越笃信这事故一定是真实的。而我明明知道这是电影,我禁不住去想,这些演员是如何做到真实摔跤的?后来,我去看影评,才知道这些演员都进行了最少几个月的摔跤训练。就好像张震为了演王家卫的电影,把自己练成了八极拳冠军。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唯有导演和演员们具有超越自身的真实情感,对摔跤饱含深情,她们才能如此投入,电影才能打动人心。
故事很好看,跌宕起伏,尤其是女儿们从反叛到终于理解了父亲的用心,从被动到主动训练;吉塔从全国冠军到首轮淘汰的魔咒;吉塔对父亲从认可到不认可再到认可;父亲带领两个女儿训练到被开除;吉塔比赛场上先抑后扬的比分......这些细节里又有着大量的改编,这让真实的故事更加生动打动人。
真实的故事往往是一次足够长的努力坚持,就足以甩掉99%的对手。而电影却需要加入更多反转的细节才能更加打动人。
教练vs爸爸
这绝对是一部励志片,影片中的重要元素:印度,女子,摔跤,冠军组合起来就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另类人生。当人微言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嘲笑你,看低你,只有当你把不可能的人生实现的时候,人们才会看到你,尊敬你,仰望你。
爸爸是了不起的爸爸,他总是一副严肃凶狠的表情,是让妻子,女儿,哥哥,侄子都害怕的角色。
在通往梦想实现的道路上,总需要有人“凶狠”,而那个对别人“凶狠”的人,首先是对自己“凶狠”的人。对自己“凶狠”,对他人“凶狠”也是需要有“凶狠”的能力的。
影片里我们看到的爸爸,其实一直是以教练的身份出现的。爸爸的坚强其实是教练的坚强。今天看到有影评说原版中有几场表现爸爸温情和内心矛盾的戏,比如爸爸深夜帮女儿们按摩,爸爸跟妻子含泪致歉等情节,而在国语版中这些被删减了。看到这个,我就放心了。
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爸爸也不会只有凶狠和坚强。既坚强又脆弱的爸爸,才是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爸爸。那些脆弱的时刻,宣泄的是情绪,积攒的是继续前行的能量。没有脆弱,也就没有坚强。
其实,我体会到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坚强,看电影的时候,更多是共鸣,不像以往那么容易流泪。
谁的梦想?
一开始摔跤是爸爸的梦想,后来分不清是爸爸的梦想还是女儿们自己的梦想。
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因为爸爸发现了女儿们的天赋。虽然女儿们承载着爸爸的梦想,但是成就自己的天赋本身就是非常幸运的事。
梦想转折的地方,在于女儿们发现自己的命运正在被爸爸改变。她们因为摔跤,可以过上和村里人不一样的人生,不必有忙不完的家务,不用14岁嫁人,继续过只有生育和锅碗瓢盆的生活。
最后,当吉塔摘下金牌,交给爸爸的时候,爸爸把金牌再一次戴在吉塔的脖子上,完成了梦想最后的归宿。
好似当年,我妈妈对我说,你要考出去,去过和村里人不同的,不用整天种地喂猪,围着锅台转的生活。我后来真的考出去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是欢欣鼓舞,不仅仅为他们自己,也为了我成功逆袭的人生。
问题在于,在全体人都沉睡的时候,如何能保持清醒?
当其他人全都逆来顺受的时候,如何识别出梦想?
爸爸之所以坚信女儿们一定可以获得金牌,因为他曾经是摔跤冠军,他不仅有专业的训练方法,他也有着高于常人的眼界和见识。
心理能量
吉塔从全国冠军走向国家体育学院,她的内心开始发生变化,她也开始尝试到失败。表面看由于吉塔相信教练的技巧,抗拒爸爸的方法过时,吉塔的失败看似是放弃进攻优势,采纳教练的防守战术导致的失败。实际上,起作用的是心理能量。
爸爸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金牌,冠军去的。所以他在吉塔的训练中,一直为吉塔挑选较强的陪练,一旦超越,立即寻找更强的对手。吉塔就是在一次一次超越强者的过程中走向全国冠军的。爸爸给吉塔的是相信自己,盲目乐观地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而教练的目标却不是金牌,他的目标只是奖牌,因为他并不相信从没得到金牌的印度,能够培养获得金牌的选手。他教吉塔的防守技巧本身并没有错,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吉塔的防守弱势。问题是他的目标错了,他给吉塔的暗示是你得不了金牌,你不行。
心理上的不自信才是吉塔失败的真正原因。
最后夺冠的几场比赛是影片的升华,吉塔终于从父亲的支持,找回自我,反抗教练,放弃对父亲的依赖,完成最后的成长,自我独立,夺得了人生的金牌。
人生最难得是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