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词——“然并卵”,赶紧上百度查了一下。
这是2015网络新词,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缩略词。
表达的意思是指一些事物看上去很复杂很高端,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或者得不到理想的收益。多用来表达无奈、调侃之情。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现在已经读大三,在一所很有名的大学。中学的时候就是乖乖女,学习好各方面素质也不错,家长对她寄予的希望也很大。
春节期间回来,和我谈了一次话。
她说,我觉得,我这么努力挺没意思的,好不容易上大学了,天天在图书馆看书在社团勤勤恳恳的打杂,没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谈场恋爱,连课都没逃过几节。
本来还觉得自己的生活挺充实的,可是我们宿舍卧谈的时候,听她们说去了那么多地方,买了那么好看的衣服,吃了那么多好东西,一下就觉得努力是件特别没意思的事。
就像网上说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很快乐啊。
拿已知去换未知,感觉自己傻傻的。
我感觉,这个让她“万念俱灰”的神逻辑,就是“然并卵”。
这个逻辑的威力在于,它可以分分钟用对未知的恐惧来抹杀努力的意义。
你这么努力也不见得就能考个好成绩啊;你成绩再好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工作啊;你找到工作也不一定买得起房啊。
所以,还努力做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不玩白不玩。
大概所有的努力,优秀,奋斗,梦想都是太经不起推敲的,它们加起来都远不如现实中的吃喝玩乐来得实在。
这些话说的都对,都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是如此。
所以思考人生,本来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你思考的都是别人经历的或者是你自己未知的人生。
十年前的我也曾这样迷茫过。
在书上看到杨绛先生那句话:
“你就是读书太少而又想的太多”!
当时还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其实算是读书很多的,有那么一点资格去想的人,于是屡次将自己陷入“然并卵”的死局,然后又得靠着大量的鸡汤,用很长的时间复原。
后来,我意识到,我所想的那些其实都是无病呻吟。
自己的事情都还没做到最好,偏偏要摆出一副思考人生的姿态,读过一百本书,一千本书又怎样,自己没有尝试过的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得的。
浪费大把的时间用来思考: 我做这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的梦想什么时候能实现,我的努力会不会有回报,我的人生有什么特别。
这一切都是无意义的,一切都是然并卵。
有那么多时间去思前想后,不如去做,不如去试,不去想结果如何。
我今天看了200页书,学了2个小时消防课程,做了2套题,参加了一个小时线上培训课程。
这些所有的所有,对于一年以后,十年以后,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
可是它对于今天的我,就是有意义的。
让我晚上入睡的时候可以不那么空虚,不会后悔自己又虚度了一天,不会无聊地刷着朋友圈,然后第二天又陷入无聊又内疚的恶性循环。
这才是真实的人生,经不得深思,经不得细想,经不得浪费太多的时间去思考的人生。
我还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一天,可以充实的生活,然后踏实的睡觉。
何必去思考什么人生呢。
我是日记星球381号星宝宝纪老师,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62篇原创日记,相信坚持的力量,日积月累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鸡西聪慧文化学校、势强文化学校合伙人。
从事教育培训工作17年,初中数学优秀教师。擅长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业务: 初中、高中所有文化课科目专业补习、专业晚自习辅导、开办远方文学课程。对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理等方面问题有研究,欢迎咨询。
微信电话同步 1380488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