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调查研究要做到“三要”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革命年代,毛主席在关于调查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反对本本主义》中鲜明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好、运用好和传承好调查研究这个优良传统。
深入践行调查研究要恪守“务实避虚”。实事求是是调查研究的根本原则。习主席深刻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因此,调查研究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来不得半点虚的。假如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只是为了应付,调查研究的过程必定是走过场、做样子,那么调查研究的结果必定是虚假的、不可靠,从而影响甚至误导上级决策,更严重的将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党和国家的事业、民族的前途。因此,只有求真务实、杜绝虚假,才能真正深入践行调查研究。
深入践行调查研究要把握“动静结合”。调查要动起身来,研究要静下心来。调查要想获得客观、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就必须要带着调研提纲走出办公室,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乡村、工厂、社区等基层一线,走进车间、田间、巷间,与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对面的交真心、讲真话、听真情,不但要迈开腿,而且还要用心看、用心听、用心记,这样才能确保调查的有效性。调查研究要想得出准确、有效、科学的措施对策,还必须要带回调查所得第一手资料回到办公室,静下心来,发扬“钉钉子”精神,坐在冷板凳上,重新回顾调研的问题是什么,调研所得数据图表、文字内容等有哪些,逐一对应地去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答案和规律。
深入践行调查研究要懂得“归纳总结”。调查研究不只是局限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某一件事情,还要能够形成规律性、普遍性的对策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问题或者现象都是存在共性问题和普遍联系,因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还要运用联系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要把问题、现象和方法、对策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得出普遍的共性的通用的解决方法和对策,从而真正地提升自我调查研究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