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维特根斯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他在十岁的时候就制作了一台缝纫机,稍大一些对工程技术产生了兴趣,他在曼彻斯特大学读书期间专攻航空工程,申请到了螺旋桨改进技术的专利。他毕生热爱音乐,成年后自学单簧管,他还盖过房子,这座房子至今仍是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处的所在地。当然,维特根斯坦最突出的才华体现在哲学上,凭借一己之力,他推动了两次哲学运动的发展:1920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和1940年代以降的日常语言分析学派,虽然同属于语言哲学的大家庭,但这两个运动在根本取向上非常不同,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反对维特根斯坦的产物。有朋友这样评论维特根斯坦,他最突出的天赋就在于总是用全新的眼光在看问题——我认为这正是哲学天才才会有的独特品质。
有意思的是,即使对于自己的哲学天赋,维特根斯坦也始终抱有怀疑。有时候,他会显得非常傲慢,比如在1920年代写完《逻辑哲学论》之后,他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已经解决,于是跑到奥地利的一个乡村小学去教书;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总是在自我怀疑,他在剑桥授课的时候,经常沮丧地对学生哀叹道:你们的老师真是太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