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能叫”本地头条”的,当数余光的事。
余光是前年大学毕业考入环保局的一名年轻人,长得结实、高挑。为人热情、诚恳,工作时间不长,但在同事们中的好口碑己建立起来。
他本来是个不喜欢惹事的人,不料这次却着着实实惹上了,拿他的话来说,责任让我不可推卸。
那是前几天,余光与另一同事领了个任务:河段巡察,是上级督查的前奏。两人骑着摩托车便出发了。
河道弯弯,从县城绕到了村间。然后从两个小山的夹缝中流过,前面又是一个村庄。从去路看不见前程,绕出去却是柳暗花明。这差事,挺爽,一路风光。余光对同事说,干嘛你不是女的,害我一路情伤。同事说,同感,今天白驮你了。
前面,河流很有艺术地走了一个S型弯道,小路并没有沿河修建。同事说,溜过去算了,没路谁去看?余光坚持要他停下,说不行,坚决不留死角。于是,两人停好摩托车,沿田埂抄过去。
在两朵大蘑菇似的棘刺中,小路的尽头是一小片沙滩,沙滩连河湾,清清涟漪泛。有三个小孩见人大呼,“快来帮忙救人”!
原来,他们是本村小孩,六到十三岁不等,一同来戏水消暑。最小那两个开始是在沙滩玩的,不知为何卷入河湾去,大点的那两个正在那边捞着。
余光想也不想,马上脱鞋去了外衣,“扑通”一声就漂去了。很怏救上来一个,另一个可能在水湾深处转角那旋涡下了。救上来的那个不是很要紧,会打打水,没沉。但没见影儿那个可能就糟了。
喝了水还好,不喝水有这么点时间可能就憋死了。那个同事不会水,只能向着村子方向大喊“救命”!
大的那两个水性也不错,三人潜水找了一下,不见。余光探头四处搜索,仍不见。他思考了下,往下面那个河弯游去。突然发现有个小手漂出水面,又沉没了。他顺着那个大旋涡的水势摸过去,打了两个转,摸到了!小孩己失去意识,余光拉住他潜出旋涡后,迅速游向沙滩边,叫大个孩子弓起腰,把溺水者骑放上去,反复按压了几下,小男孩“哇哇”地把肚子里的水吐了出来,再让他侧躺着柔压,吐得差不多时,小孩醒了。
闻声而来的几个村民也赶到了。溺水的孩子开始恢复意识。村民连连道谢。余光说,好在他喝了水。河弯水深有旋涡,你们以后别来这玩耍了,要命的!余光吓唬着那几个小孩,村民也帮腔。孩子们吓得脸色还没缓过来,大声应着,不敢了!
回去后,村委带着几位家长第二天就找到单位,送来感谢信还有锦旗。本来做件好事大家称赞,过了也就算了,但宣传部来了个副部长,带了个写手,要好好写写余光的先进事迹。写就写吧,那个心理活动余光怎么也不配合。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写手问余光。余光说,我什么也没来得及想。我在大学里水性就一流,只有自信。
不行!不能这么简单。一个英雄人物,为救孩子,没有点心理活动,这么轻而易举的,哪会生动?你是这么想的,看着青蓝而不知深浅的河水,急流在河弯里卷着旋涡,河边的棘刺篷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中,冲进去就算出得来也得半死。这么危险,救,还是不救?万一在水中,碰巧自己的腿抽筋了怎么办?但作为一个预备党员,想起自己一笔一字精心书写的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考验自己的时刻到来了!此时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连衣服也忘了脱,奋不顾身,“扑”地跳入河中!到时,你得这样说。写手兴致勃勃道。
一系列说教,连余光这个大学毕业生也概叹自己学艺不精。他想来想去,决定不当这个“英雄”。他说,年纪轻轻,戴个“英雄”的金冠在头上负担大重,不必弄得这么复杂!
领导反复做余光的思想工作,但余光仍不好好配合。同事们调侃他,看来,你救两条人命还没这么辛苦。余光却说,我真不敢想像,万一救了一个,另一个救不了,我这辈子可能就废了。
不用广播电视宣传,余光救人的事迹己经不径而走。可能,救人后面的故事,更让人津津乐道。不少人说,余光这个木头,救人是事实,爱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呗,能提拔,升工资,名利双收才是最最要的。
后来,领导再次严肃地把他叫到局办公室,对他说,必须把你这个典型树起来,让爱心传递,弱者有希望,强者有担当,让更多好人好事促进我们社会的文明和谐。
余光好歹也是大学毕业生,当然知道大家都能乐于助人,这个社会定然美好。他也明白,人于世间,不是全为自己而活,但不能大话连编,自己实在讲不出口。不就一偶然事件,做了个必然的选择嘛。
在救人那紧急时刻,没有思考的时间。来那么一大段,人都急死了。什么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德,统统一边去!余光对着写手一通啰嗦。有了!写手似乎突然发现了“新大陆”,那就是平时,注重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难苦,不怕牺牲的精神!
余光哭笑不得,如果自己毫无把握,跳进河里,说不准只是多了个”冤魂”而己。不怕牺牲,这讲法似是事实,却很不踏实。
最后,写手问,你父母干嘛的?余光心里更是发慌,挖掘到父母层次了。但转念一想,忽然心里便亮堂了。父亲是党员,村干部,打小就教育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母亲一直是村里代课教师,常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以善为本,定有福报。
终于,意见得以统一。尽管这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但从根本上来说,如果余光同志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余光同志长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磨砺,在党组织的指引下,不断成长,那么,“灾难”出现后果就难以挽回,那条鲜活的小生命就再也看不到阳光!写手说,这个中心思想是无可挑剔了吧!
余光反复推敲,总算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了。再细想,的确如此!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想到这,不禁懊悔,暗叹,以前读书时,怎么就不懂如此用功挖掘呢?否则,读个硕士绝不成问题。生活或许正是这样,需要的是日积月累,只要你付出足够的热爱,不就像那服装批发市场打出的广告吗:总会找到一款适合你的盛装。
本地头条正式把余光同志英勇抢救溺水儿童的英雄事迹详细报道岀来。这是获得点赞最多的一篇直实报道。下一步,政府将发文表彰,号召大家向余光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