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的天气异常炎热,我辞去了老家的工作,选择了到苏州打工。到了苏州才知道,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于是我每天顶着烈日,奔波于各大人才市场、人才中介,以及劳务市场。比较幸运的是,我和在苏打工的父母挤在一间不到10平米的房子里,总算是有个落脚之处。由于地处在乡下,离最近的公交车站还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每次从人才市场回来,公交站牌下总是有个熟悉的身影,拉着他那辆破旧而又结实的永久牌自行车在等我。我和父亲说过很多次,我可以自己步行回去,可他总是用“顺路”搪塞了我,23岁的我在他心里永远还是个孩子。我坐在自行车后面,一下感觉,父亲苍老了许多,已经没有了儿时的伟岸了。自行车赶到小坡,每当我准备起身下车时,父亲总是喊着”别动“,于是他在自行车上站了起来,用力的蹬上两脚,顺利的跨了过去。我坐在车后发现,布满是泥土的衬衣,渗出了汗水。这个画面成了我脑海中无法抹去的记忆。
后来我在苏州安了家,买了小车。刚买车的那几年,每次回老家,总是想载着父亲出去转转,既是满足自己小小的炫耀虚荣心,更是想让父亲高兴。可是上了车的父亲似乎没有在意这些,俨然充当了教练的角色。“左边有车,小心、右边有人,注意、前面拐弯,慢点、红绿灯到了,停车“,诸如此类言语,总是不绝于耳。我也能够深深理解: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
近几年,父亲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每次春节返程的时候,他总是对照着日历,勾画着全年的节假日时间,盘算着我的归期行程。每当放假的前两天内,父亲的电话总是如约而至:“忙的话就不用回来了,我们在家都挺好”,我能感觉到电话另一端的迫切。现在回家前父亲又多了一份叮嘱:“不要开车回来,现在坐客车也很方便,在车上睡一觉就到家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对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来说,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觉悟。我知道,我回家开车六七个小时的精力,远远比不上父亲在家六七个小时的等待。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一种奢望。
自行车承载着梦想,自驾车呈现着收获,而客运车则是祈祷着平安。从年少轻狂到意气风发,再到岁月沈定,代步工具的变迁,不变的是牵挂,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