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已经讲过,但是学习的正确策略又是什么呢?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什么?为什么只有“温故而知新”的人才可以为师?首先,温习过去的知识,本来就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你温习过去的知识,而突然学到了将来要学的知识,这就非常的奇妙,而且这样的人也并不多见!所以这种人能够为师,算是非常好的了!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温故”是否等于“背诵记忆”呢?我认为并不是,背诵记忆,那就算是死记硬背,对人并没有太大的好处,温故是复习过去的知识,并不是背诵记忆!复习可以让你得到更好的记忆,也能让你很容易的,就能把它背会,但这并不等于一个强制的背诵记忆!所以这并不等于背诵记忆!
孔子还讲到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学和思意味着什么?他们两个会不会有谁更为重要呢?我认为学是意味着吸收知识,而思是要对你吸收知识后,有过一定的思考,但是这两个都不能少,都是更为重要的,如果你只是学的话,而你只是像一个机器一样,记住了知识,但如果你只思考的话,那么你不实践会非常的难受,就是一种自己因为做不到的难受,这两者所以是相互的,缺一不可的那种!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什么“三人行”就必有我师?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而你学习这些优点,你就会受益一生,这也就是为什么三个人中肯定有一名是我的老师!但是“从之”和“改之”也是跟“学”和“思”一样是相互的,因为你本身也不可能没有优点,而你的优点很好的话,那就要继续保持,而当你有一定的缺点的时候,你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这也就是所谓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与“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相互点!
孔子还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而这篇文章,孔子也贡献了一个成语叫做“见贤思齐”,你要见到贤者,就可以思考自己的好处,并在此中进步,“见不贤者而自省也”是指你见到不好的人,在你面前故意做的非常不好,你要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做的不好?自己做了什么,让他变得不好,虽然你是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的,但即使你的理解了,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也就是孔子说到的“耳顺”,这就是非常的妙
子贡,也就是孔门十弟子之一,他曾经问老师一个问题:“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这样回答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里的文,也就是孔子提到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样也就是学习的一种策略,你不管人家是什么身份!哪怕他是主席,说不定主席还问过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孩子蚂蚁窝从哪找!所以这样也就是叫不耻“下”问,这也就是学习的策略,已经给出答案了!学习的策略:首先,就是“敏而好学”,你要有那颗好学的心;其次,是“不耻下问”,你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哪怕你是历史课代表,但你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你去问了一个历史学渣,他给你回答出来,看着是挺难受的,其实你已经赚大发了!因为你至少学会了一个不会的问题!而不用在乎这些外在的!这也就是学习的真正策略的妙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