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集】红岩哀歌

教育科学学院    21小教文

邓媛媛      2021404037

        在重庆的歌乐山有一块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地方——红岩。这是我从著名历史小说《红岩》得知的。《红岩》是一部用血和泪写出的悲壮著作,真实的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期间在山城重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机关不断的镇压与迫害,但他们仍然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毅力,反抗,斗争,谱写出一首首胜利的凯歌。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因工作需要而被调到川菳北华府山游击队的江姐,在山脚城门口发现了城门上悬挂着被敌人杀害的华菳山纵队的政委松涛的头——她的丈夫。滔天的恨意和痛苦在此时却不得不压在胸腔,从容不迫的前去与双枪老太婆见面。在渣滓洞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身穿那件蓝色旗袍,用着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对江姐实施惨无人道的酷刑时,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的指甲缝中进行逼供。她却傲然的宣判到“竹签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毒行拷打是太小的考验”所有的一切多么让人激动,崇敬。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道路的方向,激励着无数的热血青年为梦想不断奋斗。历史并非总是光鲜亮丽,战争和腐朽的人性总是把它弄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我很害怕,随着时间的逝去,我们是否又会淡忘这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是否只会成为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机械冷漠的文章 。身处大学,我却感觉不到周围的氛围并不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地方,相反,有些人惶惶度日,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做着和我们这个年纪不相干的事情,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的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为之汗颜。 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 ,但当下追求时髦和刺激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如今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脑海里不禁想到那蓝色旗袍上鲜红色的毛衣,犹如一面旗帜在随风飘扬,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正视自己的三观?也许《红岩》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不是不在了 ,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具体内涵发生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牢记使命,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懈奋斗!也许信仰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共同的目标会牵引着那些人奋斗的人坚持不懈下去。

        希特勒曾有过这样一句话:“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他曾用这三样控制无数人为他的残暴效力而为人所不齿,但他的话却值得让我们深思。人尽管可以被消灭,但他所崇尚的信仰却是永不被动摇的。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新伤旧伤阵阵惨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与反动派抗争到底,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毫不动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时候,看过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也听过《红梅赞》这首歌,知道了渣滓洞、白公...
    清_昶阅读 9,761评论 34 290
  •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全国解放前夕,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以许云峰,...
    槐尘阅读 7,024评论 3 36
  • —、好词摘录 寒流浸骨 咆哮如雷 步履维艰 笑逐颜开 妙无人影 心慌意乱 窸窸窣窣 奔腾起伏 ...
    青石港阅读 5,288评论 0 0
  • 当代师者楷模张桂梅校长,头贴在江姐扮演者肩上的图片刷了屏。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瞬间破防。 张校长心中的英雄是江姐。...
    舍得918阅读 5,595评论 3 10
  • 21数本1班 张馨匀 13207600898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
    409486e4a3e9阅读 1,1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