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实验高中看了下午初三模拟考试的场地,和俊婷莹莹,俩人在操场上走来走去,他俩在商量具体事宜,我们仨在来回走的时候,我就有一种逛街的感觉,没走多少但是感觉去特别累,每一步都像是在坚持,这样才能勉强走下去,我的体质也不是特别弱的那种,我是个体育老师,在健身房锻炼也能练上两个小时,也不嫌累,那感觉累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到学校上了个厕所,似乎有些答案了。
就比如健身,和这个走路,同样算得上是体力劳动了,但为什么一个让人精神振奋,一个让人昏昏欲睡,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是一个是自己主动去做的,一个是被动的被人安排,自己主动去做的,让人感觉有自我能动性,也明白每做一步然后下一步要做什么,也明白当下做的每一步,在你即将要达成的目标中所在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就像一个有上帝视角的游戏玩家,一切在自己看起来都井井有条,稳步进行,不会出太大的意外与差错,能自我掌控,自我建设。
再来看看一个被动的接受的事情,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最典型的就是陪女朋友逛街,在这种情境下,一切变得未知,你不知道她要逛多久,不知道她要买些什么,不知道她在每家店停留多久,不知道她接下来要进入哪一家点,不知道最后你俩最后都买了些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你的作用只是跟随陪伴与评价,基本上你掌控不了什么,也决定不了什么,决定权完全在女孩子手中,可能女孩子喜欢的不是逛街本身,她喜欢的可能是在逛街的过程中,她对以上问题的掌控感,
有女朋友的男同胞,可以尝试一下在下次的逛街中把这些决定权那在自己的手里,可能你的女朋友就因此不喜欢和你一起逛街了,哈哈哈。
再回到我们对被动接受事情这件事情的讨论上,今早去查看场地的事情本来我可以不去,跟我没啥关系,我只用下午去给他们立定跳远当裁判就可以了,最后还是拉着我去了,然后就在那漫无目的的瞎转,去的还是自己高中的学校,所视所见没有什么新鲜,就开始犯迷糊了,就像我们平时开的会,越开越困,因为大部分时间说的都是很我们没有关系的事儿,一直在听一些被动的与自己无关的事儿,最后让人听的犯困。那为什么刷视频,看的也是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那为什不会太困呢,那可能是因为感官上的刺激吧。
微观事情上的宏观的视角,参与感,目标,决定权,这些因素对我们做一些事情的积极性或许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