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聊的话题是:受不了现在的工作了,应该裸辞吗?
关于是否应该裸辞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裸辞的风险,自身的能力,所在的城市,包括物质基础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不能一刀切的说应该裸辞,或者不应该裸辞。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考量。
我们在一开始的职业规划认知课程的战斗篇里讲过,在微观做决策的层面,你要遵循这个原则,你要做那种,做错了风险有限,做对了收益很大的事情。反过来对应的是,当你做不可逆的决定的时候,你就要谨慎。我们在做是否应该裸辞的决定的时候,就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我收集到了一些大家的疑问,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
Q1: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回家之后都9点多了很累,不辞职没有时间学习;
Q2:受不了现在的环境了,虽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但很明确自己不想一辈子做现在的工作;
Q3:在还房贷,还有小孩,但是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错,应不应该裸辞;
Q4:每天都做着重复的工作,没有进步,觉得在浪费生命,想要裸辞了。
不管你是哪种情况,如果你在考虑裸辞,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如果你辞职了,存款能支撑自己过多久?
你把各种开销都算上,要给自己算笔账。如果辞职了,算算自己低耗能的情况下(就别大手大脚的花了)能支撑多久。注意,这个计算里,如果你有负债的话,比如每月要还房贷,要缴保险,要还信用卡,你也要把这份钱也算进去。
比较好的情况是,你能支撑1年以上的时间。因为你抵触现在工作的情绪很大,也很亢奋,所以很可能会低估裸辞之后,为了找到新工作学习需要的时间和难度。要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动手做,这个要花的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所以多给自己预留出一些时间,是没错的。如果留给自己的时间很短,到时候你的资金扛不住了,你又还没做好下一份工作的准备,焦虑情绪非常可能会影响你。到时候你更难受。
所以,你的资金越充裕,能让你扛的时间越久,裸辞的选择对你来说就相对更友好。反之则不建议你裸辞。
第二,如果你辞职了,你是否相对容易再找到一份收入和现在差不太多的工作?
道理很简单,凡事要往最坏的方面想。如果自己的存款花完了,自己的学习、找新的工作都不顺利的话,你怎么办?日子还得过下去,在你所在的城市,以你目前所拥有的技能,能让你找一份让自己支撑下去的工作吗?如果能,说明你还有后路,有后路意味着未来还有机会,还能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反过来,如果你现在裸辞了、后悔了,想回原公司工作是没戏了,新工作的收入和自己现在的收入相差比较多,不足以满足你的生活基本需求,那时候你就会超级焦虑。这就属于你做出了一个不可逆的决定、做出了一个风险很大的决定。我们说过了,做不可逆决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
所以,如果你比较容易找到一份收入和现在差不太多的工作,你可以选择辞职。如果不是,那不建议你裸辞。
第三,如果你辞职了,会不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风险。
比如你在还房贷,或者家里有亲人身体健康并不稳定,又或者你家有小孩需要教育,你的辞职行为是很可能把风险转嫁到家人身上的。这种情况就不建议你裸辞。如果你对自己负责就行了,或者已经考虑过家庭风险的问题了,那再看看你是否符合我们聊过的其他条件。
比辞职更可怕的是,做超出自己能力边界的创业,特别是那种孤注一掷,抵押房子车子的那种创业。人在特别想改变的时候,会产生特别亢奋的情绪,会低估风险,又高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总之就是相当不理智。这样的行为绝对不是英雄,而是一个不负责任的loser。
第四,我想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既然你想裸辞,那你已经为改变,付出了什么?
不要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一定要区分出,你是为了逃避现在的日子,还是真的想要改变并且有行动。
你可能会说现在的工作,非常重复,非常没意思,非常浪费生命,并且身边的人也都没什么发展。我想说,也许你看到的是表象。你不应该从你看到的表象里找自己的人生答案。你看到的环境,你看到的同事,都是最终没有升迁的,没有变得更精彩的人。反而那些活的更好的,更精彩的人,已经不在你旁边了,你没有看到过他的成长路径,你没有看到过他付出过什么。
这个过的更好的人,一定是做了一些事情的。他会学习,他会为自己想要的改变做出行动和努力,那时候离开,才是顺理成章的。那时候离开,不是为了逃避,而是有目的的去追求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说你的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那我建议你去看看《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能看到我这个课程的人,真的就几乎没有比电影里的原型人物克里斯·加德纳更惨的了,而你即使没有付出和他一样的努力,也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改变。每天抽出半小时做有质量的学习,坚持1年,180小时的学习会让你有质的改变。如果你现在没做什么,为什么会认为,裸辞了就能好好学习呢?你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当你在不停为你的改变做点什么的时候,是否应该辞职,应该什么时候辞职,你可能心里已经有数了。因为你知道哪些事情你乐意做,哪些事情你做起来吃力。你知道你的机会在哪里。因为你已经都做过了,尝试过了。
还是做个总结。是否应该裸辞,取决于你是否能承担其带来的最坏结果。所以在微观做决策的层面,你的行动原则是,你要做那种,做错了风险有限,做对了收益很大的事情。并且你要确认,你没有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你要区分出,你是为了逃避现在的日子,还是真的想要改变并且有行动。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
——————————————
关于我:
自从很久前加入了教育公司,竟然自己真的爱上了学习。喜欢看书,经常想事儿,不总失眠,喜欢智慧,想站着挣钱。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做点认知的总结,这事儿挺酷的。希望20年后,总结的这些知识不过时,对我女儿还有用。欢迎关注。
关注公众号:张君学习圈,微信号:mrzhang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