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读这本《一句顶一万句》的时候,一直没有进入到故事中去,游离在外,或者说,找不到这个故事的主线是什么,小说里写了很多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似乎独立存在但又枝枝叶叶地联系在一起。慢慢地慢慢地越往后读,越感觉到这个小说的好处来了,很多情绪,就好像是自己一直所处的事情一样,读到后半段的时候,有一种从心底弥漫出来的、无处不在的、深刻的孤独感。平淡如水的叙事,不动声色间,情绪完全深陷其中。好的小说,总是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投射进去。
小说中的故事非常简单,都是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放在大环境下,所有人的事情都不值一提,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又说尽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命运,读起来唏嘘不已。中国有句古话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安娜·卡列尼娜》中那句著名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热门美剧《Desperate Housewives》里经常说的一句台词“Every family has its dirty laundry.”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对于像我这样出生在农村、在一个小镇上读过几年中学的人来说,书中的人物和事情再熟悉不过了,再加上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是在河南,所以更有代入感。书中所营造出来的那个气氛活生生就好像是我生活过的那个镇子。所有的人物都是我所熟悉的:卖豆腐的、杀猪的、剃头的、蒸馒头的、开染坊的……书中将所有人分成了两种:“说得上话的”和“说不上话的”,“说得上话的”两个人往往一辈子不得相见,“说不上话的”两个人却经常绑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活得很辛苦,心也苦。
这种苦,说到底,就是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心理学上说我们都是社会性的人。的确,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哪怕是最不爱与人打交道、最内向的人,也必然会有一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来避免一个人孤单:聚餐、唱K、玩桌游、集体远足……可到最后,还是发现会孤独,尤其是集体狂欢散场之后,孤独感更是强烈,正如歌中唱到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今年看到过的多本小说,有几本都是讲一个孤独的主题,如《百年孤独》、《小王子》,再加上这本《一句顶一万句》,里面的主人公都有一种孤独的气场。巧合的是,《百年孤独》和《一句顶一万句》的最后几章,我都是一个人在同一个餐厅、同一个位置上,吃完午饭,独自一个下午的时候看完的。
中国的典故中,有无数个类似的主题,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伯牙子期的知音之遇。这本《一句顶一万句》中所有的人都在寻找,用尽一生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或者说为了逃避一个说不到一起却又必须生活在一起的人,相比而言,后一种更加悲哀。豆瓣上有一篇书评,题目是“人生本来就是颠沛流离,可怜又无依无靠”,虽然有些悲观,但与这本书的主题确实也比较契合。这让我想到沈从文的一本小说《边城》,里面的主角没有去寻找,却是在等待,想必也是这样意思吧,而《边城》想要表达的哲学命题也是“人与人在本质上是无法沟通的。”我们会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几个人在聊天,但聊着聊着会发现,每个人都在聊自己的事情,每个人聊的事情之间都毫不相关,聊天似乎也可以继续下去。
《史记》里面有句古话叫做“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苏东坡在给朋友的信中也曾引用过。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些人虽然相交已久,头发都白了,却如同刚认识一般陌生;有些人只是路上偶遇,刚刚认识,只打开车盖聊了一会儿,却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见如故。我们一生中都会认识很多人,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我们来说都是“白首如新”。倘如真的遇到一个或几个可以“倾盖如故”的朋友,那真是我们的福分,当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