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是什么?
在有限的时间中,把精力大把的浪费在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
2、事件是什么?
自11月接会务工作以来,因为我第一次做很多东西不明白,又特别想做好,所以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里面。我害怕做不好大家就不喜欢我了,可以说我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在这个上面了。
会务的工作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工作,课堂下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总结上一次,收尾,紧接着又要准备下一次,提前准备。这些工作每一个拿出来都非常简单,但是要合在一起这个工作量就非常庞大。我的精力都投入在干活儿里头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需要和人沟通,和大家接触的多了,慢慢有很多人愿意和我聊天了。
一开始我是很开心的,因为很少有人和我聊天,我也是因为有自己无价值感和不够好的信念在作祟,一直都很渴望有人能和我聊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找我聊的越来越多了,我开始有点招架不住了。一个人聊天,并不会影响工作。但是当有一群人都来聊天的时候,就应接不暇了。因为我还要干活儿啊,干活儿和聊天这两者我似乎做不好一个平衡了,把自己搞得很累。虽然累,但是我没有抵触心理,我是有点不知所措。如果以后认识的人更多了,找我聊的人更多了,我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人了,那我怎么办?我有点害怕了。
虽然干活儿同时又聊天这样很累,但是有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得到我一直以来都特别想要的东西,那就是连接。每个人找我聊的内容可能不尽相同,我也没办法在这个地方说这个。有聊成长的,有对课程好奇的,有自己遇到事的,有想倾述的,有让我帮忙的,有纯粹无聊想让我陪的等等等等太多了,各种话题都有。
3、即时反应是什么?
我想干好所有的活儿,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4、此刻身体的感觉如何?
肌肉紧张,激动,脑子飞速运转,腿软,发汗。
5、内在对话是什么?
一边的脑子说:终于有人愿意和我聊天了,我终于被需要了,我终于有了存在的价值了,我好开心啊。我一直觉得我帮不了人家什么,但是现在人家能让我帮他做点什么,或者哪怕就是聊聊天,那也是我被需要了呀。我一定得把大家都照顾好,尽量满足所有人都需要。这样大家一定都会很喜欢我的。
另一边的脑子说:你的活儿还干不干了?活儿重要聊天重要?活儿都干不完,最后是要捅篓子的,活儿必须是第一要务,把活儿干好再说聊的事情。
一边的脑子说:聊天沟通不是工作的一部分么?要硬说起来,那都是客户啊,客户就是上帝啊,本来做成长的,和人家聊一聊没什么不对的呀?何况人家来找你了,你不聊感觉也不合适啊。
另一边脑子说:你聊的是成长么?有的人就是闲的无聊想找人说话,这种聊天你不是也聊了么?一弄就是聊几个小时的聊,聊high了可能打字都满足不了需求还得来个语音。要不就是倾诉故事,你让他喊停都停不住啊,内心里不愿意碰触的部分,一旦打开那就是“滔滔江水”,不给你吐完了根本就停不下来。这个时候本来你能做的就是看到对方哪里可能有卡点,说一点你的意见或者看法。可是你根本就没做到啊,你还是听完了,你说了你的想法,对方还是原来的样子。疗愈或者看见并没有发生,你只是白白花时间当了一把“救世主”的角色啊。对方深度的功课,只能对方自己来做。你说了你的看法,你能做的就做完了,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对方了。
在两边脑子打架了许久之后,始终在自己的需要和现实的需要之间找不到解决的途径,于是乎最终选择了逃避,那就是不去想。尽自己所能,去做好工作同时聊天,实在没空那也没辙。
6、内在感受是什么?
乱啊。我明明知道有些聊天是应该去停的,但是自己还是没有去停,不忍心打断对方。知道做不到,让我有点难受。在满足别人,满足自己和真正应该做的部分,两边在撕扯。这种难受与累,是自己造成的,却又无力改变的样子。
7、自己内在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需要临在中去经验和表达)
小时候因为锁在家里,只能左手和右手玩儿。我特别特别特别想能和同学们有个连接,能一起玩。每次有人来找我玩儿,最后都被妈妈以“秦祥宇要到家做作业,你们去玩儿吧”这句话给喊走了。我根本就不想做那个破作业,我用不做作业来对抗父母,我在家里快要炸了。这种状态没持续太久,我就习惯了。反正我也没机会和朋友玩儿,那我就自己和自己玩儿吧。时间久了,我不懂怎么和人去相处。因为我就没人相处,我所有和人的关系,都是来自于我头脑中的演绎。人可能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实际上这些判断全都是来自于我自己。表面上我不在乎和人连接,其实内心非常非常的渴望,我希望我能看到真正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不是我心目中的那个样子?
似乎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我不会和人打交道,突然扔到人群里,我有点懵。同学们开始说我没情商,不会来事不会办事不会说话,引起了不少反感与讨厌。你们讨厌我,那我也不喜欢你们。我开始了“闭门造车”的一种状态。所有的事情都我自己扛,所有的苦难我打掉牙往肚里咽。人都是不可靠的,至少面前的你们都是不可靠的,我要找真正愿意和我相处的人在一起。
这一等,就是n多年啊。
我渴望的这份连接,在九型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希望的苗头,一路琢磨最终我还是在九型的课堂上找到了,我想要的那份看见。
很快我发现了一件扎心的事情: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看见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看见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的清你。
这让我有点堵。我当然知道大家都是路上的修行人,没有那么快一下子就能成为我想要的那么厉害,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是个相互扶持往前走的路。可我还是有期待,这个期待本质上是我内心的一个空洞,想要有人填。我知道我这样子是想要填洞,可是这份渴望我并没有放下。
8、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
我在被需要的时候,才是有价值的。
9、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
也许在某一个时刻,我看到了自己的模式,却发现是停不下来,只能看见。这说明我对填这个洞的欲望非常之高。我太需要这个东西了,我为了填它我把自己折腾的够呛,我很累我知道,但是我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嘴上说得好,我看见了自己的这个模式,看见了自己的一个洞,看见了自己前面有个坑,结果我还是义无反顾的跳了进去。我知道那可能只是一个泡泡,那我也要一直享受这个泡泡直到破掉。
自作孽,不可活啊。
10、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
停,看,选择,我能做到停,我就是进了一大步了。这个被需要的欲望太过强烈,我知道我可能还会故意跳坑,但是我只能慢点来。
有时候我会想,也许我真的需要使劲填一填这个坑,拥有过,拿起过,也就能放下了。虽然这个办法看似走了一条弯路。
很明显,我现在就在这条弯路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