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的照片,绝大部分人却拍不出来。是因为要做到那样,需要训练特殊的观察视角、审美和摄影技巧。
专业摄影师照相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摄影,后者是记录。
记录就比如说:到此一游,聚会名人合影,拍景点的全景等等……
摄影则不同,它不仅仅是一种记录,而且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从艺术的角度讲,摄影是一种观察的艺术,观察的重点不是所见之物,而是观察的视角和关注的重点,然后从那些日常的观察中找出趣味。
为了让你对记录和摄影的区别有一个感性认识,不妨看一下下面三张照片。
反复对比一下三张图,第一张就是小白的记录。发烧友拍的第二张有点震撼,第三张是拉长曝光时间,小瀑布居然能拍出如梦如幻的感觉。
同样的地点和设备,会拍出不同的照片。这就是一般人的记录和职业摄影师摄影之间的区别。
问题来了,小白怎么拍出好照片呢?你需要掌握一些摄影技巧和基本常识。
1、好照片的基本要求
①要把相机或手机端平摆正。因为斜着的照片不好看,就这么简单。
②把照片拍清楚,准确对焦。
③曝光不要过渡,要适中,不然没有层次感。
④构图好,避免只拍外形,人和物都是如此。
⑤有主题,避免画面繁杂。
⑥拍人物要让对方自然。一个小技巧是舌头抵着上颚,会看起来放松愉悦。而微笑需要喊123,因为微笑通常只是一瞬间,久了会不自然,不信可以试试。或者一直想着开心甜蜜的事,可以保持久一点。
⑦避免整个画面都是一种颜色,缺乏变化。
2、主题的重要性
任何创作都需要有一个主题,这也是摄影者首先要考虑的——这张图片想表现什么,用什么来表现,怎样表现才能让大家记住。
这种景色很容易见到,但是旅游者一般不注意。图片突出了桥和倒影,右边的树木在颜色上作补充,桥后面的房子作点缀。类似的景色在江南水乡随处可见。
很多摄影者喜欢拍壮美的大桥(比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其实不起眼的小桥只要拍得好一样有味道。
从记录到摄影,就是给照片增加思想的过程,而主题是第一位的。
3、到达和视角
拍摄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摄影师讲,你攀登到 8844 米的高度,用手机随便拍一张,都比在海拔 3000 米的地方用最好的相机拍出的照片让人震撼。
这说明对摄影来讲,“到达”的重要性。大部分是专业人士一致认为到达是好摄影的第一要素。
下面两张图是在阿尔卑斯山上拍的。第一张图是在去往它的主峰——少女峰的路上拍的,远处的雪山和近处的绿草形成对照,景色很漂亮,但是不够震撼。
第二张图则是站到少女峰上,俯视冰川的照片。云和群峰、冰川都在下面,而不到山顶就拍不到这样的照片。看了这张照片,是否有要去登一次少女峰的冲动呢?
拍照第二个要点就是要有好的视角。它甚至比构图还重要,也比曝光和色彩重要得多。
这张照片从记录的角度讲已经非常好了,作为明信片或者旅游的宣传照完全合格,但是,如果再稍微调整一下角度,艺术感就要强得多。下面是退后几步在城门里拍摄的照片。
这个地方,如果再换一个视角,拍出的照片又不相同了。
在看下面这张图,很多人拍水边的船,都会站直了平着拍,没有动感,如果将相机放在地上,动感就拍出来了。
4、构图
凡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都知道构图非常重要,摄影也是如此。
上面这张图拍摄于一个花园的走廊,拍摄的方法是大家经常采用的,具有非常完美的透视效果,但是这种图看多了,你也就疲倦了。但是如果将相机放在地上,长廊就变得更有味道了。
构图就是要考虑将什么东西放到照片里去,同时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哪个唱主角,哪个唱配角。在构图中可主动使用几何图形为指导,而最常见的几何图形是三角形和圆形。
下图是一个并不大的教堂,如果从远处拍照,不让它变形,它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教堂。但是,如果在近处用广角镜头拍摄,由于离相机近的部分较大,远处的屋顶较小,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教堂就有了高耸入云的感觉。
当然,构图还有很多技巧,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只要大家能记住构图的重要性,走出记录的定式思维,自己运用好三角形构图和圆形构图两种方法,拍出的照片就会精彩许多。
5、光线和色彩
先看下面见两张图。
照片中的光线和色彩,会很吸引人。想要照片具有吸引人的色彩,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①颜色要正;
什么是颜色正?和它相反的自然是颜色不正,比如色温不对(背景过分偏蓝,或者偏红),曝光过度导致色泽过亮。
②颜色要有搭配对比(如下两张);
都是采用的三角形构图,在图片中红绿颜色的搭配就显得相得益彰。
③要善于利用虚化前景和背景的技巧,因为虚化之后,颜色会显得非常均匀而柔和。
这张照片如果没有那个长椅,前后模糊就显得不知所云了,长椅虽然占画面不多,但是让照片有了主题,虚化的前景和背景让日落时分的山林显得格外寂静而温馨。
摄影常常被认为是光和影的艺术,在掌握视角和构图后,就要在光和色上下功夫了。
6、黑白摄影
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的区别。
首先,黑白照片的对比度可以做得非常高,比彩色照片高,因此,黑白照片可以有特殊的美感和力度。
第二,黑白照片可以过滤掉不必要的杂音,让大家的关注点集中在图像本身上面。
第三,每一个黑白像素的清晰度大约是彩色像素的两倍,因此黑白图片更细腻。
如下面几张图。
7、感染力
有了前面的铺垫,可以深入一个相对抽象的话题了,怎样才能让摄影作品具有感染力。
怎样才能拍出具有感染力的照片呢?徕卡的摄影师认为首先要真实。其次,主题一定要突出。
他的拳头大而富有细节,远处的面目反而模糊,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力量。任何好的体育比赛的照片,都会体现出力量和速度带来的震撼。
上图是阿波罗 8 号的机长博尔曼(Frank Borman)在环月球飞行时拍摄的“地球升起”(Earthrise),前景是荒凉的月亮,后面是我们所居住的蓝色的地球,如此地美丽,又如此地孤独。它唤起了一代人的环保意识,感染力可想而知。(说实话一般人还真感受不到)
对于风光摄影,什么算是达到感染力的水平呢?如果大家看了以后就想亲身去那个地方看,就达到效果了。
具有感染力的照片需要具有亲和力,而不能哗众取宠。一些人拍一些稀奇古怪的照片,说是叫做艺术,大家看了不知所云,自然产生不了共鸣。其实不仅摄影如此,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如此。
在之前介绍的主要是技艺,那些容易学习到,而感染力属于纯粹艺术的范畴,就需要在掌握了基本技艺之后,慢慢领悟了。
要拍出好照片,关键在练习,而练习时,最关键的是要改掉记录的习惯,专注于摄影。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徕卡摄影课”以及得到专栏吴军的《硅谷来信》,由作者归纳整理。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pay/detail/4/19 (硅谷来信链接)
当然,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收藏,后面方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