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森正治成名作的第一代超时空要塞 VF-1系机体,自诞生至今,周边不断;无论拼装亦或是成品,以不同形制,不同比例,随工业设计及工艺的发展,始终持续着模型玩具界对这一经典系列的呈现。
就成品而言,近十年左右最耳熟能详的,也许当数曾经的YAMATO公司既现在的Acadia,在2000年后出产的真正意义上次世代成品。产品以与同公司90年代老产品相同的1/60比例,配合当时最新设计及技术,从观赏到把玩上让玩家们欣喜了一阵。 而其巅峰期昙花一现的YAMATO 1/48系列,更是伴随着玩家们的喜忧参半,成为一套遗憾的经典(易损, 但即使1/60也常伴有材料开裂等问题)。
而作为日本模玩界的绝对龙头,万代(BANDAI) 也从不乏对VF-1系的诠释。从80年代出品的老拼装,1/55老复合材料成品,到近些年的小比例HI-METAL R系列成品,新1/72比例拼装,乃至正如日中天的DX超合金1/48 VF-1系,无不透着专业出手一波带走的霸气。
而对我个人及同龄人而言,万代延用TAKATOKU经典VF系模具生产的1/55成品更是一最初的震撼, 是经典中的经典。这套1/55早年进入国内;儿时曾经拥有一款国产老d的我,第一次在上海东方商厦看到正品实物,立马走不动道。而当时进口玩具的商场专柜价格却是叫人望而却步,但其隔着包装透出的震撼质感却在我心里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多年后,对其念念不忘的我陆陆续续购买到几款复刻,更是有幸在2010年从一位玩友手中以极舒适的价格,入手了该系中较特别的一款: 1990万代HI-METAL版1/55 VF-1S。
充满时代气息的两片泡沫内包分装1S和太空包. 到手时贴纸已被使用,背纸未留,其余内容物完备。
TAKATOKU 在1984年破产被万代收购. 这款铭文的万代1984有继承沿用的意味, 不同于包装上的1990, 至于详细原因知道详情的朋友可以留言区告诉我。在我看来这也挺有仪式感,有意思。
Fighter形态,是80年代TAKATOKU原设计的古拙感,与原TAKATOKU一样,部分黑色线条及图案是胶贴形式,需自行粘贴;而万代之后的再版则升级成全涂装移印。机舱为全透明无色,这点与TAKATOKU及之后万代再版的茶色都不同,独一份。
这版起落架也很特殊,取消了原TAKATOKU起落架容易弄疼手指的弹簧结构,以简单塑料垫片卡位的方式取代。为方便手指抠动,取消了后部起落架位置的空洞填充盖板。这点改变也是该版唯一,万代在往后的再版中改回了原样。
太空包装着非常简单。该配件保留了与原TAKATOKU相同的灰色,腿部件有基本黑色涂装,推进器有分色,这里地球统合军的标志是胶贴。
Gerwalk,MACROSS系特色形态,即便老设计可动性有限,得益于膝盖有一定角度的可反折角度,整体并不特别僵硬,倒是古拙感依旧浓郁。
未装着太空包的Gerwalk形态,可见与之后万代再版VF-1系的细节区别。
Battroid形态下造型依旧古拙挺拔。这里顺带提一下材质;该款与原TAKATOKU及其他万代再版一样,在肩关节,胯关节处使用了锌合金以保证强度,小腿有一半也是锌合金以配重。老玩具合金配置还是很注重实用性的,不是无脑地为了合金而合金。
万代在这版重新制作了头部,与其他版本有棱有角的面部(最右)都不同。
这版中驾驶舱盖的防护板是额外加装零件,也与原TAKATOKU及往后再版的舱盖替换件方式不同。
VF-1系标配,有弹射机关,套件配了五枚小弹头供把玩。无法像现在的版本那样收藏于fighter形态机腹部,图标为胶贴。
简单总结下这个老货,就是奇货可居,即使横向比较同Hi-metal系列的其他几款,也是唯一对原takatoku改动如此多的一款;这些改动见仁见智。经典角色经典机体,真爱粉的话入一个也不妨是一特殊收藏。
乐趣分享,愉快把玩。玩by玩,See you guys next time ~
玩by玩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若发现未经授权转载者,一律举报。原创不易,感谢您对玩by玩的认可和理解。
注意: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二次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