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讲到了用金钥匙打开沟通屋子的门,那如果屋子的东西没一下子出来怎么办呢?其实还是有方法的呢?“金钥匙法”是把沟通的大门打开了,我们接下去要做的是让大门更加敞开,这个方法就是有效倾听。
为什么叫有效倾听呢?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存在问题大多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倾听,而是我们的倾听都是无效的,正如传统的俚语“牛唇不对马嘴”一般,我们说的,孩子理解的;孩子说的,我们理解的压根就不一样,有时甚至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孩子有需求需要满足时就会与我们沟通,此时他就是一个语言的输出者,我们就是那个需要的接收者。孩子依靠一定的编码程序来向我们传达他想要表达的信息,我们也要通过解码来翻译孩子说的信息,最终明确孩子的需求。而整个过程却远远不是说的这么简单的。
比如说,孩子写作业写的有点儿饿了?孩子要把饥饿说清楚似乎非常的困难。因此,他就进行了一定的编码,想父母说清楚已经很饿了这个状态。
这个编码的一个可能是这样的“妈妈,怎么还不做晚饭呢?”我们很快就接收到了这个编码。按照孩子心里预设的流程是妈妈经过解码得知自己已经很饿了,赶快去做饭。
问题是,这个妈妈和孩子并不是同一个人,两个人的思想也不一样啊。妈妈是这样解码的:着急吃晚饭,是要准备出去玩了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母子二人吵架!
有效倾听就是要在父母解码之后增加一道程序_询问来帮助父母更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如果这个妈妈解码之后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孩子说“你是想吃完晚饭出去玩么?”孩子就能明白妈妈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可以去和妈妈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