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休假结束后,九月开工后,一直比较忙碌。在这个九月,我个人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式拥抱大数据,在这个以数据为先导的时代,也算是我个人的一次新的学习和迭代。做项目的和工作的同时,我也会借着这次升级,会完成一个大数据的博士学位,双导师制的组合,给我提供了更广的提升平台。
这次休假,在旅行的过程中,其实我也有相应的语言升级,由于:
我平时的工作语言是法语,周边的同事都是法国人为主。每年我都会有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在伦敦出差,这样每年我也能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加上我每天早晨除了听法语新闻外,还下载了一个全英文的听书APP,每天上下班,至少可以接触五本主流的非虚构类最新的英文书籍。一年下来听书这一块,也有不小的收获。
其实,语言学习的本质,就是一个熟悉度的问题。每天尽管不能说英语,但是我每天接触与英语相关的诸多内容。而且现在方便的是很多英文app都会提供文本信息,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保存在印象笔记里,通过搜索引擎Google或是电子词典,很快就可以解决相应的生词或是不懂的句子问题。
这次旅行途中在很多美国国家级的公园里,有很多都是美国很多生态、环境、动植物科研研究所采集数据的地方。在公园里能遇到很多这几方面的专家或学者,如果语言还不错的话,就可以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的相关知识,并且人家还会告诉你在这个领域,你读几本入门级的书籍或是读几篇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入门了。其实归根到底,我们惧怕接触某领域的相关知识,最首要的是要解决语言问题,能够熟练使用英语+Google基本可以获得博士级的知识量,如果从某一个领域想快速入门的话,最快的办法就是读几篇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写的学术论文,很快就可以获取相关领域的全部基础知识。
学习一门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使用它、接触它。用就是最好的方法。
提升思考质量的高效方法是:写作。而写作,最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是要学会学术性写作:
1.国外读研究生,要求就是你得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并掌握如何做研究的方法,不需要你提出新的观点,有新的突破。
2.学术性写作,只能靠自己掌握。国内大学并没人教你如何进行专业性的学术性写作。你在留学期间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论文字数要求在12000—15000字,你的读书量不应该低于150本的学术类专业书籍。审查论文的时候,你的导师一定会看你的参考文献的列表,读书量一定会做具体的要求,如果数量不够,根本无法通过。
3.在留学期间一定要花大概半年的时间专门突破这项技能,图书馆里能够借到大量关于学术性写作的书籍。目前国内很多人再做的那些写作社群,什么不写就出局,每天写5000字......社群建立者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性写作训练,你在国外写论文的时候,一上来就要具体说明你研究的这个内容,还存在哪些局限性。
4.好多留学生在最后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大概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很多留学生都是前三个月玩遍欧洲,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再写论文,这个时间根本就不够。国外的导师是不会主动联系你的,你必须每周都主动跟他联系,他会给你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如果你在最后写论文的时候,能做到每周跟导师都有沟通,你的留学可以说是超值了。因为无形当中你具备和掌握了一整套学术性写作的方法论。
5.你如果常看西方学者写的非虚构类书籍,他们的书籍绝对都会遵循这一整套严格的方法论。如果你在今后写作的过程中也同样要求自己在这一套方法论体系下写作的话,那你会鄙视死那些10万➕公众号的作者。
想尽一切办法,熟悉所使用的语言,就是大量提高该语言的阅读量,阅读量提高了必然会带来理解力和思维多样性的提高,慢慢的就会拉开你和身边人的差距。然后你和周围人的交流就会被迫限制在一般日常无意义的交流中,任何试图深层次的讨论都会被挡在思维的鸿沟前。最后你还能交流的就只剩下三类:
∙同等知识量的人;
∙思维清晰的专业专修者;
∙无穷的书本。
暑期休假期间,我还去加州探望了我在美国的导师,这是一位风趣且幽默的老头儿,曾经在巴黎工作过,法语说的也是比较流畅,现在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
写到这里,正好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视频,当时刘国梁在训练国乒队员的时候,故意要求队员把球从球拍和球网之间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发过去,刘国梁都可以顺利发过去,但是几个国乒队员就发不过去。刘国梁说,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大赛的时候,队员面对关键球的时候,容易想“多”,心理有压力。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克服想的过“多”的心理问题,训练如何关闭自我评价的声音,才能真正享受到个人的完整心流体验。
感谢留学,一路奔跑,一路体验,一路升级和迭代。在即将到来的第八年的时候,这次新的转型也算是一个新的意外惊喜,我还会一路奔跑下去,但依旧会去欣赏沿途的风景,人生一路是风景,我们一起去欣赏……
禅定时刻:
每个人的一辈子似乎总是处在一个平衡点上。得到的、失去的往往如此巧合的相遇。人生的长河中很难遇到一个彻底平静的时刻。新的开始往往是意味着更多的新鲜和体验,也意味着更多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