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者》节目中,看到郑渊洁与父亲一同朗读《父与子》,对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
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听完真是禁不住拍案叫绝,我就喜欢这样的三观!
郑渊洁小学时因写作文“违背师命”被退学,在向父亲提交了一份情节起伏、催人泪下的小说作为检讨书后,却被父亲温柔以待,干脆在家教他学习。故事大王的命运竟然跟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如出一辙。后来郑渊洁又将在家上学的传统延续到了儿子郑亚旗身上,如今儿子也是茁壮成长,事业有成。
回过头来想想,这是多么惊险的一件事。如果当初父亲把郑渊洁打回了学校,或许我们就永远失去这个连续三十多年不间断撰写《故事大王》月刊的儿童文学家。我们也看不到还有这样一条独特的教育之路,可以去探索和行走。
当然,今天的重点不是探讨在家上学的事儿,我们还是回到开篇的那句话上。
不光是父母对孩子,我们对他人也一样,表达不满甚至苛责,都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是,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满?这些不满来自哪里呢?
亲子关系中,多数家长都盼着孩子成龙成凤,哪怕自家基因不怎么样,也希望下一代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
爱情关系中,虽然我们自身并不完美,每个人却多少会梦想邂逅一段完美的爱情,被对方捧在手心温柔对待。也渴望二人之间保持既是夫妻,又是情人,还是朋友的三重完美关系。
社会关系中,我们希望道德与规范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人人尊老爱幼,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人插队,没有人闯红灯,没有人杀人放火,没有战火硝烟。
说到底,各种关系中都包含一种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连接,那就是期望。父母期望子女成才,伴侣期望彼此恩爱,公民期望社会和谐。当主体对客体抱有一定的期望,而客体又不能满足这种期望时,主体便产生了不满,因而时常会“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冯友兰谈人生》序言中有一句话:
“人生不是问题。人生之所以是一个问题,是人们总想活得好一点,这才成了问题。”
期望亦是如此。期望本身不是问题,因为人们总想把期望提高一点,多得到一点满足,这才成了问题。
有期望,自然就有失望。失望本身没有什么不同,如何对待它才成了区分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关键。
心理学上有一个归因理论,用来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事件的原因。凡是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种是来自内部,就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思考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一种是来自外部,从外部环境找原因,把功劳或过错归咎到他人身上。
就拿家长对孩子的不满来说,如果家长采用外部归因法,那就是孩子不争气、不努力、没出息,总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期望,导致自己种种不满。而采用内部归因法,家长可能就该意识到自己为孩子提供的先天和后天因素是否有不足,导致孩子出现了如今令人不满的状况;也可能是自己本就抱有不合理的期望。
这下我们来看,如果采用外部归因法,不理智的家长可不就得打孩子吗?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了,孩子就老实了,不上房、不揭瓦,就符合期望了。
如果采用内部归因法,家长就该“打自己”。这个打,是直面并不优良的基因,是反思自己不当言行的影响,是放下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
一般来说,遇事合理地采用内部归因法更有助于个体的反思与成长。并且合理归因之后,激动的情绪自然容易被控制,问题的解决办法自然也就找到了。
最后,以刘瑜在写给女儿的《愿你慢慢长大》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其实这句话不仅是写给孩子,写给我们每一个人,也一样有意义: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