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是不是还是一个人?我说,是啊。
也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找一个人相互陪伴?我嘴硬,一个人挺好的。
其实,一个人真的挺好的。自由,简单。但是,越来越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便有一种感觉——我有点怕孤独终老。我喜欢吃东西,近乎偏执,如果不是父母不同意,我应该已经去学了厨师。所以为了饱口腹之欲,我经常出去觅食,大多是一个人,也经常去买菜做饭,还是一个人,偶尔也和朋友,但志同道合的毕竟不算多。我的性格喜静,刚开始并不觉得寂寞,也乐在其中。但是,时间久了,逛超市的时候,也想问问别人“左手的好,还是右手的好”;做饭的时候,也想考虑一下,今天要做谁爱吃的菜;花了一个下午做的甜品,想找个人去献宝;或者,和一个比我还爱吃,还爱做饭的人在厨房呆上一天。一直觉得一个人挺好的,但是,渐渐发现,虽然在吃着美食,过着我选择的生活,但也想把我最喜欢的食物分享给别人,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想有个人和我一起聊聊。
妈妈和爸爸过着一段并不太幸福的婚姻,所以我们家也并不和美。小时候是在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碗和碟子破碎的日子里长大,也在“爸妈如果离婚,你要跟谁”的问题里从恐惧变得麻木。我真的觉得宁愿自己一直生活,也不愿意拥有这种婚姻。但是,去年爸爸脑出血进了重症监护室,我从没见过妈妈那么慌张的样子,也从没见过原本那么强势的母亲,在父亲一遍又一遍的呵斥以及怒骂中(父亲不太能接受自己生病),一言不发,只顾得替他擦拭身体,甚至屎尿。父亲恢复之后,变得和孩子一样。妈妈便像哄孩子一样,哄着父亲吃饭、吃药,把以前他们没吃过的各种东西,从超市买回来,看着父亲吃的高兴,她便会露出特别满足的笑容。看着他们争执了一辈子,似乎有点理解他们为何吵而不分,因为到老了他们最在乎的,还是彼此。妈妈总嘱咐我和姐姐,在他们都健在的时候,就一起守在老屋子里,但其中一个去世之后,一定要接去与我们同住,太孤了。我理解妈妈,也是因为理解,便怕自己孤独终老,怕在最寂寞最无助的日子里,没有人耐心相待,在渐渐老去的日子里,独自等待死亡。
我之前最喜欢电视剧里的査美乐,纯粹是因为她的全能,会修车的面包女王。我就觉得,女孩把自己装扮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定也可以把日子过得多姿多彩。我一直这样努力着。但是,我好像一直刻意忽略了一些东西。每次在火车站独自离开时,自己是希望有人陪伴的;偶尔打不开瓶盖时,希望有双手替我打开;下雪的日子里,希望有并排踩出的脚印;晚上回家时,希望有盏为我亮起的灯。一直刻意忘记,所以也只是在四季的偶尔某个时刻,就像伤春一样,有感而发而已。用越来越多的技能装扮,更像是伪装,在那也许孤独终老的日子里,不至于潦倒。但自己能应付的事越多,越害怕那点落寞。
妈妈一直担心我嫁不出去。其实,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我排斥和陌生人的交往,渐渐的,变得有点恐惧社交。小时候看了太多的人情冷漠,也在负压下过早成长,了解人情交往的复杂,所以便想离得远一点。但是,一个人的世界久了,再想重新融入正常的世界,不太容易,连带走入正常世界的勇气,都在一点一点变小。也许,这在常人看来,不可理解或是庸人自扰,但是有时我就会感觉自己像从古代穿越回来的人,所有的感官都在放大恐惧。想想,无奈又可笑。
有点社交恐惧的人,是真的喜欢独处,因为安心,安全。但也真的害怕就这样孤独终老。就像怕光的患者一样,呆在黑暗里可以获得生理上的舒服,但谁也不知道他有多渴望阳光。